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犹记那年元宵节(3)

(2007-03-05 23:37:58)
犹记那年元宵节(3)
 
犹记那年元宵节(3)

    1986年的元宵节是我第一次独自在外乡过,却是难忘的。
    此时我已在晋中师专读书。一进这学校,因为比我提前两年考来的老乡原全鑫赏识我,便把我推荐给他的舍友、学生会主席鹿建平。我就成了鹿主席的秘书,编写小花戏、写报告材料。同时又被比我高一届的张大虎组织的校园广播站录用,受到了校宣传部长王志华老师的夸奖。那个寒假我以采访师专毕业生为由,申请到了一点经费,晋中文联的诗人陈瑞也给我几十元钱,于是我独自上路了。到元宵节的时候,走到了太谷县。
    太谷县有最要好的,便是程锡军,他比我高一届,是政史系的。他是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我是主席秘书,兼他的副职。因为在一起也愉快,所以到了太谷自然是找他了。
    一进太谷,就在人迹稀少的公路边上的晋源楼先住了下来。晋源楼在1986年还相当的新,不在旧城里。但是后来我又到过太谷,晋源楼已经很旧了,并且被重重包围起来,似乎又在城里了。可见太谷的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
    到了太谷是正月十三傍晚,那个年代在这样的时节还不是出门的日子,所以整个晋源楼就我一个客人。我住了两块钱一宿的七人间,不过只我一个罢了。次日三毛钱的早餐是干的花卷。
    正月十四上午,程锡军接到我的电话后来晋源楼,他带我拜访了不少校友。当晚在他家里是很好的晚餐了,没有想到第二天早饭是十二个碟子的饺子,丰盛前所未有。
    程锡军的父母对我非常友好,当时电视上正在播放柯云路的《新星》,柯云路当时在我们地区,是一个工厂里的工人。锡军的父母鼓励我成为像柯云路那样的作家。
    太谷是晋中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晋中平川几个县份里,太谷人仗义而厚道,太谷文化醇美而酣畅。元宵节,我看了当地的街头文艺表演,背棍、铁棍,这些太行山上所没有的民间文艺形式。
    当天我离开太谷到祁县,也是看街上的艺术表演。在祁县有我的同班同学张元,我便去找了他,他陪我到祁县中学看了看。祁县中学是古老的学校,在晋中也很有名,有一些建筑非常古老,给我以极深的印象。
    然后的几天我又走过了平遥、介休、灵石。在平遥是我的同桌赵红竹接待的我,她带着我还有几个女同学到乡下家里,又吃又喝好不乐乎。在乡下睡的是炕,几个女同学烧了不少的柴禾,暖和得很。在灵石我第一次见到了天外来石,也跑了很远的路到舍友温志英乡下的家里,喝的是汾酒。
    这次晋中行是我第一次跑遍这些地方,仰仗了同学们的帮助,了解了不少当地的民俗。那时候刚刚20岁,无忧无虑地走在晋中的大地上,走在晋中文化的氛围里,心里一定装着的不只是晋中。
    去年回榆次,太谷的程锡军听说了,找了车来看我。他现在是太谷中学的副校长,而太谷中学是今日晋中最好的中学。
    祁县的张元1986年夏天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回祁县中学当老师,后来听说到南方私立学校去了,没有了音信。
    赵红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古老的平遥依旧做教师。当年我去住过的乡下的房子不知道还在不在。而同时在一起的其他几个女同学却再也没有了联系。其中赵立君是住在老城里,曹月英住在双林寺边上的那个村子。在曹月英家,我第一次吃到了酒枣,真是好吃。那年我们上城墙、逛双林寺都只有我们几个人,根本没有今天这样的热闹。
    灵石的温志英现在是南关镇的镇长。20年前我结束元宵晋中行和他离开灵石在南关火车站上车而挤不上去,我俩就近在一个小旅社里还住过一宿。志英现在做上了这里的地头蛇,可还记得当年的小旅社?去年志英到北京来,我们见了一面,他的女儿都上中学了,个子高高的漂亮姑娘。
    介休我的同学张进日子是不是平淡一些?听说他在卖鞋子为生。
    今年元宵节,我的同学、好友马海军送他的领导来北京参加两会。我的另一个同学、好友李旭清打电话来聊天。毕业20年了,大家聚不聚,似乎是不少同学在渴望着,不少同学在排拒着。聚还是不聚,倒成了一个问题。但是老实说,缘分在,该聚的时候万水千山都挡不住,缘分不在,就在一个城市也没有走到一起的力量。20年前的元宵节是什么力量让我独自走了那么多地方,见了那么多人的呢?
                        23:22 2007-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