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唐明皇

草民唐明皇死了,在他的儿媳妇死了八年之后。
草民唐明皇在我们老家可能还算是生在了一个不错的人家,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们都读过书,但是他的哥哥、弟弟、姐姐都离开了那地方,只有他一个人留守在乡下。小时候听说他的哥哥弟弟姐姐都在外面做大官,但他却只是个能说会道的农民,成天嬉皮笑脸地开玩笑。我记得一次他对很多人说:“肉要煮不熟,都会刮了尿盆上的碱垢放进锅里的!”十几岁的我此后一见到肉就觉得恶心。
我的父母带着我和弟弟们搬离外公家约略是我小学五年级的事,一出山城我们就租住了草民唐明皇家的前院。一开始两个院通着,中间一道窄窄的门,每次只容一人通过。后来为了各自方便,就垒了堵墙。记得没有垒墙的时候,院中间是一棵高大的榆树,我从沙河抱回一只羊来,在这榆树上拴了很久,直到它长大,父亲把他卖掉。
“唐明皇”生了一儿两女,我和他的二女儿同年,曾在一个班里读书。二闺女在学习上算不得聪明,记得清楚的是,到六年级时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已经很进步了,她坐在我前面,经常作文课上,我一边写自己的一篇,一边给二闺女口述另一篇。
一个院,人又小,年龄在十一二岁,我们两家合用的茅房的矮墙外就是空旷的田野。不得已,漆黑的晚上就喊二闺女陪我上茅房。不知道一次为什么和二闺女打了一架,就是我一个男生把女生二闺女打了,此后的一日,对门的一个和我要好的男同学就跟我说:“二闺女的娘说二闺女陪你上茅房,他还打了二闺女。有这事?”这一问,让我很觉得羞愧。那时羞愧的不是自己打了人,是用女生陪着上茅房。
我认识“唐明皇”一家的时候,二闺女的哥哥和姐姐就都不读书了。但是,冬天,在他们家暖和的炕上打扑克也是有的。记得一次“唐明皇”因为和二闺女的娘生气就半夜逃离了家,好久见不到人。二闺女的娘已经哭了好几天了,以为他寻了死,二闺女的哥哥就漫山找去,我和几个小伙伴也跟着他跑了很多很远的路,把周边的山洞找了多处。
后来突然的一日,二闺女的爹回来了。先前问我上茅房事的那个男生在教室里说:“从悬崖上跳下去了,别的地方都好好的,只是屁股有点疼,于是拍拍屁股到亲戚家去了。”同学们在二闺女面前哈哈大笑。
二闺女的哥哥先找了一个腿脚略显摇晃但人却精明的为妻。可是那女人似乎看不上二闺女的哥,不久就离异了。二闺女的姐姐和租住他们家房子的江苏弹棉花的男人结了婚,在我们那里住了很久才回到南方。二闺女的姐姐没有结婚的时候,一天我到她家去,一个我很熟的中学语文教师拉扯大闺女的衣服。见我进来,那老师说人家身上有一个什么东西,他想要,就抢。后来我才意识到,我冲撞了老教师的好事,是不是也客观上为这个姐姐解了围?
嫁给江苏男人后在北方生了两个孩子才回的南方。那个江苏人的话我一直就听不懂,甚至至今不知道他的名字,尽管那时候经常见。但是这个学习不好的姐姐却听懂江苏人的话,并随人家南去了。我知道他们在南京附近,多年后,我有机会到南京出差,真的想见见这个姐姐,但是只知道在南京周边,哪里寻去?
我二弟在盲人宣传队,每次下乡都是肩挑一担行李。大闺女从南方回来,就说他们那里有好扁担。于是又一次北来,真的给二弟捎来一根南方的扁担。我们家人都会说起大闺女的好处。
二闺女是不是想嫁我为妻?我上了高中,又进学离开小城,有几次,放假了,二闺女到城里看我,但是我没有结婚的意想,二闺女也就嫁了人。
二闺女的哥哥后来找了一个媳妇,有轻度智力障碍。这个媳妇人挺善良,尽自己的可能照顾家。为二闺女的哥哥生了两个儿子,尽管这两个儿子的智商都算不上高,但是农民的本分大约还是有的。
令这个家庭恼火的是二闺女的爹喜欢上了二闺女的嫂子。一开始,可能就是都睡一盘炕上,但是慢慢的人们就发现,大白天老公公抱着儿媳妇在炕上。他们家有临街的窗,邻居们从窗户上就看见了这情景。
二闺女的娘当然生气了,索性和丈夫离了婚,对儿媳妇也恶语相加起来。但是,智力有障碍的儿媳妇一句话不说,拉着已经眼睛失明的老公公上街,听任他摆布。这老公公倒猖狂了起来,嬉笑道:“公公抱着媳妇睡,急得婆婆没何奈!”这应该说有点无耻了。
一个是爹,一个是智力不健全的老婆,我想二闺女的哥哥心里一定不是个滋味。但是每天还都睡在一盘炕上。一天起来,找不着袜子了,吃早饭的时候从锅里捞了出来。原来,炕下就是锅台,晚上一家人,不知谁把袜子带进了锅里。
媳妇死得算不算惨?反正最后是肚子胀很大,她问丈夫:“不给我看病了?”丈夫说:“没钱了,用什么看?”于是这个女人再没有说话,不久就死了。据说她一咽气,肚子里的积水便都流了出来。二闺女的娘在媳妇死后还有气,只要她一说媳妇的坏话,没有多大出息的孙子就哭。尽管这孩子没有太大的能耐,但是他也听不得别人说母亲的不是,即使是受过伤害的奶奶说。
据说媳妇死的当天,公公就躲到亲戚家去了,怕媳妇娘家来的人不饶他。
儿媳妇死后,还是二闺女的娘伺候这个已经失明和生活不能自理的男人,尽管他们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已经不是夫妻,但是毕竟生活了那么多年。就这样,他又过了八年。人们说二闺女的娘积德了。
抱着儿媳妇的公公是不是和儿媳妇产生了真的爱?为什么唐明皇的故事成了佳话,而这个老人的行为却被诟病?
可是,诟病归诟病,家人都没有嫌弃他,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我想这就是太行山上草民的品德与庸常的生活。
22:56 2007-1-11
9:24 2007-1-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