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13-聊一聊我的成都行

分类: 小逗逗的每一天 |
逗逗:
此刻,妈妈是在成都的方所书店给你写信,我的成都之旅完美结束,想去看的展览看了,想去走的地方也都走了。
此次出行的起因是四川博物馆主办的苏东坡主题特展让我向往已久,终于能在展览闭幕前如愿以偿,要表扬你老爸,要不是他马上帮我订机票,很有可能我的出行到现在还只是停滞在想一想的层面,而不会快速付诸于实际。
三年疫情,终于结束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回想起好感慨。三年来的封控阴影突然间云消雾散,重新过上了可以说走就走的生活,就像做梦一样。
这一次,妈妈又去了杜甫草堂。春天的杜甫草堂好美,杏梅开得太惊艳,就是杜甫诗中“花重锦官城”的真实写照。这个地方你应该不记得了,那年夏天我们和悠然母女一同出行时,你才五岁。不想再一次踏进杜甫草堂时,已是十年后。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今天的你已然亭亭玉立,再也不是跟随着我后头满世界跑的小屁孩了。
想起出行前的聊天,你问我:“妈妈,我们现在这么努力,到底应该是为了学好还是为了考好?”
这实在是一个好问题。
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当然是为了学好,这两者不违和呀,首先要学好才可能考好吧。如果考不好,咱也不强求,毕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你皱着眉头听完,说:
“妈妈你说得容易,可是你知道吗?学好和考好不是一回事。考试是有套路的,很多教学只教你怎么考,并不教你怎么学。
如果你想学好,你会发现你所要了解的知识体系太庞大了,知识又是一环扣一环的,你根本没有时间去深入,那么多的科目那么少的时间,怎么可能学好?
而且,如果考不好,我就无法往我想选择的专业方向走得更远。”
我默然。
这似乎是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
高中三年,你所需面对的实际困难比我曾经历过的要多得多。而我也不能为你多做点什么。所幸你长大了,对于很多事情有自己的思考和决定,你愿意迎难而上的毅力和决心是非常难得的好品质。
还是和你聊一聊展览吧。
妈妈这次来成都,还看了一个西方艺术展,所展出的画作由意大利现当代美术馆提供,一走进去,全都是熟悉的画家:梵高、毕加索、马蒂斯、康定斯基、莫兰迪……你还记得他们吗?
站在梵高的画作前,妈妈想起的是2015年我们在奥赛美术馆。翻出当时的照片,小小的你站在梵高的自画像前,有模有样地在临摹,那时的我,也是憧憬过未来有一天,你可能会走上艺术学习这条路。
但后来的现实是:
八年级时,你明确拒绝了中考时加报艺术特长生,理由是:中考美术的选拔方式,并不是你所认同的美术教育。
高一上学期结束时,你在考虑选科时选择了物+化+生的全理学科,面对这看似对你毫无优势可言的选科决定,我和你爸爸试着劝了你好几轮,均无功而返。你的理由也很坚定:其实文科也不好学,既然都不好学,为什么不为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去努力?
听到这句话时,妈妈在心里为你叫好。
逗逗,今年的你16岁了。16岁的你已经在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你所选择的和我所想象的已然渐行渐远,可我却发自内心的为你感到欣慰,我们的人生渐渐形成两条平行线,看着你在往你所期望的方向努力前行,一步一个脚印。
说回我这一次成都行的主要目的,为了苏东坡而来。知道妈妈为什么这么喜欢他吗?知道为什么千百年来他依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甚至举国之力为他办主题特展吗?39个文博单位齐力参与,共计270多件文物荟萃川博,难道只是因为他足够有名,诗文写得足够好吗?
对于苏东坡,你其实也不陌生。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学霸,两次考试名冠京华,可谓少年得意,但他的人生走的却是下行路线,一路被贬谪: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的一生就像落叶,飘零无所依。可是,人生向下,人格在上。
乌台诗案让苏东坡死里逃生,也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态度,之后无论面对怎样的贬谪都处变不惊,无论多艰难的处境他都怡然自乐,看似随遇而安却又从不把命运交于他人,这种魅力十足的自信和自洽才是他被后人难以忘怀的原因,也是妈妈一直视他为偶像的原因。
谁的人生不遇上坎儿?怕就怕的是有人遇上了就过不去了。所以多读苏东坡,读他的旷达和乐观,多靠近像苏东坡这样的朋友,学习他们的人生态度。所以逗逗,关于“学好还是考好”这个问题,我希望苏东坡能给你启发。
胡言乱语一大通,航班起飞时间已经近了,把最后一口冷咖啡喝掉,我就要滚回珠海了,匆匆结尾,把妈妈最爱的《定风波》送给你,再重温一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妈妈写于成都
2月10日
前一篇:家书12-应对来势汹汹的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