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为0-2岁的孩子讲故事?——这是一个实操性的课题,也是本期绘本阅读调研课程的重心。
对于0-2岁的孩子,很多家长纠结于故事讲与不讲?怎么讲?还有对于孩子是否能听懂的各种怀疑。其实,早在18世纪,卢梭就提出来:儿童的天性具有语言的能力,感觉的能力,模仿的能力,有他们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感情。之后,儿童教育开始逐渐与生活相联系,
关注儿童在生活中形成的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
让儿童获得充分的身心的成长。 答案显而易见,这时,我们要讨论的是,故事可以怎么讲,而不是故事应该怎么讲的问题。
随着对李欧.李奥尼的深入共读,在这一期课堂上,我们做了一个这样的尝试:
我们从李欧.李奥尼的绘本中找出以下五本以田鼠为创作主角的绘本:

从中任意选择了10张画面,分为两组。
参加本期调研课程的家长共8位,4位为一小组,随机选择一组画面,进行集体创作。
创作要求:
1、小组合作,将五张画面组合设计为一个新的故事。
2、新故事需具备清晰的脉络和完整的架构。
3、现场排练,小组成员尝试进行角色扮演。
4、在5分钟的时间内,合租表演讲述小组创作的故事。
来看看各组分到的画面: 
A组
B组
拿到图画的两队人马紧张创作中:


一场属于A组的温暖的生日party正在悄悄地酝酿中……


是选择当下还是期待远方?B组苦思冥想中……
时间一分一秒在过,转眼已临近最后期限,两小组的排练如火如荼进行着:


短短半小时内,从自编自导到自排自演,两出精彩的大戏轮番上演!
我们先来看看A组的故事没,发生在大森林里的感人一幕徐徐拉开:

今天是小田鼠LILY的生日,她很期待今年有一个不一样的生日。
好朋友燕燕、清清和男男知道lily的心愿,她们聚在一起策划着要送给LILY一个生日的大惊喜。
好朋友们商量后分头行动,燕燕跑去告诉LILY今天森林里面要打预防针了,让LILY赶紧去医务室找找很帅很帅的森林医生。在LILY离开的这段时间,三个好朋友一起去采了很多彩色的鲜果,并且把LILY的家布置的特别漂亮。
LILY去到了医务室,却被告知今天不是打预防针的日子,她一头雾水地往家里走。
一进家门,三个好朋友就围着LILY唱起了生日歌,并且给了她一个难忘的鲜果派对。
今年的生日太难忘了,LILY满心的幸福和快乐。
B组的表演竟然是在歌声中出场的: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住着一群快乐的小田鼠,
阿佛,阿信和阿呆
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重复着一天又一天。
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小村庄里有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彩虹石,
每一天它都会告诉他们一件关于外面世界的消息!”
这一天,阿佛从彩虹石那得知遥远的汤姆小镇要举办一次隆重的化妆舞会,邀请四面八方的朋友们去参加。
于是阿佛开心地跳上彩虹石对阿呆和阿信说:“我们一起去汤姆小镇参加这场舞会吧,听说那里有好多好多的美食,好多好多的礼品,好多好多的......”阿信说:“好呀好呀,我们一起去吧。”阿呆说:“我们还是不要去了吧,听说汤姆小镇好远好远呀,而且我们从来也没有离开过这里。”
阿佛说:“正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才应该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相信彩虹石会给我们力量的,走!”
他们踏上了去找彩虹石的路,他们走呀走呀,走了一天一夜,还没有走出那道长长的城墙,累得两腿发软的阿呆说:“我就说了不要去吧,累死我了。”阿信说:“阿呆,很快了,你再数一千步我们就可以走出城墙了,相信我!”他们又走呀走呀,可是他们迷路了,正当他们发愁的时候,阿佛突然指着天空说:“快看,彩虹!”“它一定是彩虹石给我们的指引”阿信说。就连阿呆这时也高兴了起来:“一定是的,我们只要朝着彩虹桥的方向走就一定会找到汤姆小镇的”。然后他们继续翻山越岭,终于在翻过了一座大大的山后,见到了另外的一群田鼠。阿佛问:“你们是汤姆小镇的人吗?”“是的是的,你们是来参加化妆舞会的吧?”“是的是的。”“舞会就要开始了,欢迎各位的到来。”
那一晚,阿佛,阿信和阿呆和汤姆小镇上最美的鼠小姐跳了舞,还吃了好多好多他们从来没有吃过的冰淇淋,最后抱着好几大块巧克力和奶糖甜甜地睡去了……
故事的精彩无须再用词藻去堆砌,群体合作的力量可以如此之大,是在场每一位家长最直接的感受。
那么,这样的一次合作活动,可以给我们留下些什么呢?
1、处于生命初始化状态的孩子对世界的感知基础是建立在丰富的感受上的,在这样的群体创作中,当我们放松自己,沉浸在编排故事的喜悦中时,身体内的感性也会一点一点被唤醒,这种被唤醒的感觉弥足珍贵。
2、书不是万能的,书只是我们和生活之间的媒介物,打破固有的“尽信书”的模式,在创作过程中明白故事也就是连接孩子与生活的媒介,以放松的心态、多样化的形式为孩子讲述故事。
3、真正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去感受孩子对故事的需求,在实践中体会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4、通过群体合作的形式,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去体会到通过彼此的努力带给的崭新的感受和巨大的喜悦,体会抱团取暖带来的进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