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去了趟澳门公立图书馆,感触多多,今天静下来,写写。
和澳门公立图书馆的结缘是因鸟老师而起,断断续续接触过好几次,讨论如何从图书馆的角度,带动家庭积极参与组织阅读活动,谈得投机,彼此也印象良好。上周好友一家子来访,一同去了趟澳门,便约见了负责图书馆相关工作的企鹅姐,也顺便走访了位于澳门孙中山纪念公园内的一家公立图书馆,短短一个下午,从人到事,深有感触。
一是饱满的工作状态。
那种发自内心的想把工作做好的诚意也确实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动,有限的这几次见面机会,都很不巧撞上休息日,在休息日谈工作——这在国内基本是令人发指的行为,行政单位更甚,可我面前坐着的几位温文尔雅的姑娘小伙子,却是一种朝气活力而又怡然自得的好状态,让人敬佩也让人羡慕。当然,这也和体制有关。
澳门不大,民政总署管辖下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却有7个,基本都位于公园之中,其静谧的环境及亲和的氛围对于周边市民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我所去过的孙中山纪念公园图书馆,馆不大,小而精致,功能性齐备,区域设计合理,无论老人抑或孩童,读书看报一派自在。
馆内来来去去的市民,和工作人员都很熟络,家长里短的就像亲人似,这点着实有差距,今天正好在微信上读到一篇:《城市——没有服务,谈何社区》,文中所提及的:社区不只是集中建设的一片房子,也不是一区居民,而是一个社会,一个互相信任,互相交流,互相服务,和谐而又温馨的家园。而我们目前,离这种社会状态还有很远,看来,是应该更积极地去做点什么。
二是触手可及的平常心。
澳门的博彩业发达,世人皆知。赌场的金碧辉煌处处可见,大小当铺那是星罗棋布,纸醉金迷估计是大部分人的澳门印象,那澳门当地居民的生活是否也在这个标准之中呢?以前不了解,这一次和澳门图书馆工作人员后,还是有蛮多的感触。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均很年轻,我所接触过的9个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应该都不到30岁,风华正茂的年华,正是大写特写青春梦的年龄,幻想着各种可以假设的成功,倾听着各种让人热血沸腾的神话,马云、王石、雷军这些神话人物也在狠狠刺激着年轻的神经。在我的成长经历中,充足感和幸福感离这个年龄群体似乎很遥远。
而我所接触到的澳门的这些年轻公务员,却在为他们平常的工作倾注热情和心血,让社区的每个人为他们的服务感到高兴,他们就很知足。和他们浅聊几句,你就会发现他们是真的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让来图书馆的居民开心,喜欢和大家一起共享快乐时光,因为他们觉得这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关于这一点,我自己,包括我身边的人有几个能做到?
中国的教育,从来都和平常心背道而驰。
三是谦逊诚挚的心。
澳门孙中山纪念公园图书馆位处闹市中心,停车之难,难于上青天。那天坐的是企鹅姐的车,到了公园门口,我们先下车,她去找停车位。
小巧精致的图书馆让我流连忘返,一不小心逗留了近1小时,临走时想起来没见着企鹅姐进来,心想着她临时有公事去处理了罢,就向身边的工作人员道别,才得知,因为不好停车,企鹅姐就开着车一直绕着公园兜圈,兜了近一个钟,就为了等着我们出来,好送我去科技馆和逗爸他们会合。当时的那个感动哎!肝脑涂地的心也是有的!
人与人的交往,贵在诚。
每次和他们相约,时间都很短,聊的内容却非常务实,和他们交流的同时,我也是从中学习不少,感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