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甲说:爱就爱了罢,管它变不变态——关于和英童书《永远爱你》

(2011-03-07 13:31:48)
标签:

爱就爱了

永远爱你

国家美术馆

蜘蛛女之吻

中国女子举重队

育儿

分类: 爱上阅读

一切爱始于恋。可是恋字太强大,
上体是变态的变的上半部分,
下体是变态的态的下半部分。
唉,哪有爱是不变态的?

感情冲动的爱是变态的,
过于理智的爱也是变态的,
介于两者之间吧,
不三不四不尴不尬,
岂有不变态之理?

至于母爱,
请看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前的著名雕塑
百岁艺术家Louise Bourgeois的Maman(法语的妈妈)
 阿甲说:爱就爱了罢,管它变不变态——关于和英童书《永远爱你》


我的妈呀,这真是妈妈吗?在下面的网址我们曾有一段讨论:
http://landaishu.zhongwenlink.com/home/blog_read.asp?id=9145&blogid=67701
非常有意思的帖子,下面的回复非常精彩。逗妈

这雕像让我想起了小说《蜘蛛女之吻》
联想起了:母性的力量、
强大的磁力、无穷的包容性、
伴随而来无可抗拒的毁灭……

喜喜的改编提供了典型的范本
展现了小说叙事与童话与诗的区别
小说叙事追求某种现实的逻辑合理性
诗与童话却没有这方面的义务
背上这样的责任反而不美了

诗人说:白发三千丈
我们没有人会考究其生理上的合理性
并好心劝李白大哥去飞个发
还有一位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较起真来简直是极度缺乏珠宝业常识的。

明明是一只兔子
比得兔偏要穿上皮鞋用两条腿逃跑
实在笨得够可以的
还有做事总是对的老头子
用好马换来了一筐烂苹果
老太婆还要给他一个大香吻
还有一株什么嘭嘭嘭的树
居然会有与小孩沟通的特别频道!
……
统统地不可理喻!

回过头来再看
这样一个妈妈爱儿子
爱到实在很变态的故事
居然当儿子长成了大大的巨人
老妈妈还能夜行到他的宅子
飞檐走壁(哦,是搬了一把梯子
显然梯子是西方导演准备的
中国导演直接用峨嵋派轻功就得了)
窜入儿子的卧室
抡起一双铁臂把他提溜起来
抱在怀里甩来甩去的!
如此神功设若推广开来
只恐中国女子举重队的霸主地位不保也!

假如不这么理解,
会不会只是喻示着某种心理活动呢?
即便如此,好像也很那个呀。
哪个哪个?
那个就是那个……!

唉,李义山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热烈如火的族类看来,简直变态嘛!
后世的中国学者说不然不然,
于是又争论出一大堆的解法,
有一位姓陈的学者写了洋洋洒洒一大篇,
大意是说,这句话不宜念作: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而是应该念作: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 是有道理呢?还是另一种变态?

而这样一个很那个那个的永远爱你,
在我们这些很正常的
发乎情而止乎礼义的族类看来
简直是变态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哪一个沉浸在爱中的人,
不是被某种变态的爱包裹的?
无非是用这种变态替换那种变态罢。

爱就爱了罢,管它变不变态O(∩_∩)O哈哈~

——摘自三叶草论坛:批书:和英《永远爱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