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次发出《绿孩子,继续走下去》到今天,时间已悄悄地滑过了一个月有多,这一个多月以来,我和我身边的朋友一直在努力尝试着能否为《绿孩子》做点什么。然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家对《绿孩子》的接纳和喜爱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在家长论坛2周年的庆祝晚会上,还是在三叶草组织的阿甲老师的故事会上,《绿孩子》在家长和孩子们中间迅速传阅开来。大家的反馈及时而又温馨,有妈妈直言:这份期刊太好了,甚至比现在城里孩子看到的期刊还要好!
我也陆续收集到一些有效讯息,有家长愿意带着孩子为《绿孩子》尽一点力,有家长希望自己远在山区的家乡学校的孩子能读上《绿孩子》,有家长自愿成为《绿孩子》的义工,愿意为《绿孩子》的传播尽自己的一份力。看到《绿孩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认可,说实话,我的内心温暖而又骄傲。
家长论坛的坛主丢爸,三叶草的发起人朵妈都对《绿孩子》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并一致认为,对《绿孩子》的支持应该是一种长期的行为,他们都在努力想办法应该怎样以论坛为基石,让更多的人知道《绿孩子》,并将对《绿孩子》的关注落到实处。而绿孩子编委会的负责人李玲也将在近期注册这两个论坛,和大家取得直线沟通和联系。
一些妈妈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前天接到悠然妈妈的电话,三叶草绘本剧大赛刚刚落下帷幕,她们剧组的剩余经费有1000元,经大家讨论后定论:以《一园青菜成了精》剧组的名义捐助给绿孩子,希望更多的孩子能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更新博客这会儿,我正好收到她的已汇款信息,并在三叶草论坛看到了她发的捐款帖子《走近绿孩子》:http://www.3yecao.org/redirect.php?tid=2336&goto=lastpost&from=fastpost&random=0.4961369727037543#lastpost
谢谢这群可爱的孩子,向妈妈们致敬!
悠然妈用她的实际行动狠狠d鞭策了一下我,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琢磨怎样把最近关于《绿孩子》一些感触整理成文字,可是每次一下笔,就不知从何说起:)
记得第一次发起对于《绿孩子》的倡议时,以我的脑袋瓜,唯一想到的就是捐款给《绿孩子》,寒。。。俺的精神怎么永远都是在和物质对等的呢?鄙视一下自己。
随着对《绿孩子》了解的加深,我逐渐明白到,捐款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将《绿孩子》介绍给更多的人,让更多需要《绿孩子》的乡村孩子能有机会捧读《绿孩子》,这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我想,关注《绿孩子》,我们可以做到的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尽可能的关注需要《绿孩子》的学校。
在绿孩子编委会李玲发来的关于《绿孩子》的介绍中,我发现,目前和绿孩子编委会取得联系的学校分布在河北、河南、安徽、四川、云南、陕西、贵州等地的乡村以及北京五环外的郊区(农民工子弟学校),而南方城市似乎是个空白,我想,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读到《绿孩子》,身在南方的我们似乎更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顺便发一份项目介绍及《绿孩子》刊物征订单,有需要word文件的请跟贴或留言,将您的mail地址发给我即可。


第二、以捐款的方式支持《绿孩子》
虽然物质不如精神重要,但是咱不能否认物质是生存之根本:)所以,有心的家庭,也可以像我这个俗人靠拢,用捐助的形式支持《绿孩子》。
有家长问我,是不是捐款的金额有额度限制?
其实是没有的,因为这是一份关注,是一份心意,也是对绿孩子编委会的莫大鼓励。
注:有愿意以捐款形式来帮助《绿孩子》的朋友,考虑好了您的捐款形式之后,可以跟贴留下你的email地址或者将email地址用发小纸条、留言的形式给我,我将会及时收集,并将会把需填写的捐款信息发给您。
第三:向身边的人宣传《绿孩子》
在旅途中,在单位里,在朋友圈。。。。
我想,多一份了解,或许就会多一份关注;多一份关注,或许就会多一个学校的孩子能读上《绿孩子》。
绿孩子博客请点击:http://blog.sina.com.cn/xiangcunerton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