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是小逗逗
我是小逗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81
  • 关注人气:19,6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课业压力下的童年恐慌

(2010-09-13 12:36:00)
标签:

转载

分类: Mark
看得是心惊肉跳
原文地址:课业压力下的童年恐慌作者:小巫

《新京报》今天的“人才公社”副刊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并评论课业压力下如何疏导童年恐慌,起因是今年秋季开学前一天,北京一名六年级女孩因学习压力过大跳楼自杀。前一晚,女孩跟爸爸说:“爸爸,我怕,我不想上学,你抱抱我吧。”

 

关于这个女孩子自杀的详细报道,网上可以查到一些,《新京报》在采访我的时候,我也看到了一些详情,令人痛心疾首,令人胆战心惊。对自杀身亡的人,我们往往痛惜地说,“怎么不知道珍惜生命呢!”但是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生命的珍贵,尚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他们还在慢慢地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而做父母的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帮助孩子建立生命价值至高无上的观念,其基本原则就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我爱你是因为你就是你,而不是因为你做了些什么满足我对你的期望”——这种庄重坦诚并且始终如一的爱,让孩子获取充足的安全感,牢牢地打下生命的地基。

 

孩子的生命是脆弱的,有时候一点点压力就会令他们产生轻生的念头。记得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里写道,她小学时有一天忘记带作业,老师要求她回家取,在路上她经过一条小河,站在桥上看着河里的水,她想如果跳下去淹死了,就不必再面对老师的坏脸色了。成年人可能难于理解这样的心绪,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真实的。如果他们不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被珍惜的人,他们会认为死掉反而是一件好事,不仅可以结束自己眼前的烦恼,身边的成年人也会少很多麻烦。

 

《新京报》的相关报道链接如下: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9/13/content_146292.htm?div=-1

 

这里摘录和小巫相关的文字:

 

家长恐慌转嫁给孩子

 

因为孩子没有在公立学校上学,小巫对于公立学校的课业负担究竟有多重没有直接的体会。但她知道,在之前的小区居住的7年间,两个孩子都没有交上在公立学校上学的朋友,因为那些孩子晚上、周末、寒暑假都在忙着写作业或者上各种辅导班,几乎没有时间出来玩。直到全家搬到另一个小区后,因为社区里大部分是国际家庭,孩子们才找到了可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小巫认为,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施加很大压力,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家长自身的不安全感。对当今社会变迁感觉无所适从、对自己的生活缺少把握、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慌,造成对孩子的过度担忧和焦虑,家长把这些内心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生怕由于自己努力不到位而耽误了孩子。所以很多家长忘记了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到底需要什么,而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鞭策孩子在滚滚潮流当中“不掉队”。

 

有条件的爱令孩子缺乏安全感

 

小巫:我们的文化传统要求孩子光宗耀祖,家长以孩子为荣为耻,孩子没出息则家长没面子,而衡量孩子的仅仅是学习成绩这样一个短小狭窄的标尺。兼之现在都是一个孩子,互相攀比、较劲、竞争,家长身上的压力也非同小可。这种压力不可避免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担负起为父母争光、实现父母梦想的重担,他们自身的需求往往被忽视,这样造成一系列的问题。

 

一个人生存下去的动力源于内心对自身存在价值的确认。这种确认来源于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来源于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不是“你乖乖听话成绩好给我挣面子我才爱你”。有条件的爱令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一旦孩子感觉没有办法达到父母的期望,就会认为自己的存在毫无价值。他们会感觉自己是父母的累赘,会用死亡来给父母解脱。

 

坚持有益于孩子的教育方式

 

小巫:很多家长都明白当前流行的教育手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期待着别人来改变。实际上任何改变都需要每个人去努力和投入,创造一个更加适合我们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环境。环境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非常缓慢,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当环境有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强迫自己和孩子去盲目地顺从与适应,而是着手改变,首先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小环境。当然,这个过程会很痛苦,对很多家长来说异常困难,我建议家长们不要单枪匹马地去抗衡,而是积极地建立心理支持网络,找到有共同想法的家长,大家一起学习,互相支持,互相鼓励,认准什么是真正有益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坚持走下去。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