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是小逗逗
我是小逗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781
  • 关注人气:19,6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从吃喝拉撒开始(转载)

(2008-07-03 10:17:45)
标签:

育儿

分类: Mark

一、吃
孩子的成长有一个共同的机制,这是作为人这种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的特质。比如人一出生就要吃,先用吮吸的方式解决吃的问题;六个月以后开始吃一点别的食物;九个月开始自己扒着吃;十二个月开始模仿着使用成人的饮食工具;十八个月时已经能自己吃饭了;到了二十四个月大的时候,又要求成人喂他吃。
在这个共性之下的个性是吃的多或少(这个差别太大了),吃的样子和时间差别也很大,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所以,不必在这方面努力。当然,这方面的“少”或“慢”等,也可能有着成人不当养育所造成的问题。
不当的方法:
1、孩子不想吃了硬逼他吃,造成害怕吃饭。
2、生怕孩子吃不饱,不好好吃,一到吃东西时家里就气氛紧张,造成孩子不喜欢吃饭。
3、太想让孩子摄入某一种营养,费尽心机想尽办法,使孩子发现一到吃东西时大人就变得不对劲,于是产生恐惧,心情紧张,就是吃了也会不吸收。
4、不让孩子试验自己吃饭,致使孩子无法获得吃的乐趣。这种“试验”,还包括“嘴”以外的吃饭工作——这样会使孩子更爱吃东西,而现实中这类情形比比皆是,如,用小饼卷考鸭,比直接吃进去要有趣得多。
5、孩子变得不吃饭了,于是父母很生气,致使孩子由于害怕成人的威严而吃饭,从而使吃饭成为一件痛苦的事情。

正确的方法:
1、不要与别人的孩子比任何吃方面的事情,去感觉自己孩子的需求,并做出恰当的反应。
2、饿了再吃,渴了再喝,或两岁之后培养定点吃饭的习惯。
3、在和孩子共同吃饭时,将好的吃饭形象展示给孩子,如不挑食,吃的很香,良好的评价,由衷的赞美等,心情愉快,一心一意。
4、所有的动物,只要没有体质病变,都不会饿死自己,所以不必紧张,如果孩子快饿倒了还是不吃,那说明在心理上对吃饭有了障碍了,最好不出现这情况。
5、将每一种饭菜都做得很有营养,若想让孩子吃哪个,就将哪个放在突出别致的器皿里,并且你也吃得很香,而不劝孩子。
6、一定要相信苍天让孩子最先想要的就是吃。你只需要将食物提供给他,吃的事情必须要由他自己来做。

二、喝
有很多人说等渴了再喝就晚了,但上帝给人造了渴的独特感觉,如果我们从来不知道渴感觉,从来没有渴过,就失去了将“渴的感觉”与“喝的行为”联系起来的机能。

不论大人还是小人,都需要随时随地地加水。但我们也发现有的孩子爱喝,有的孩子不爱喝。两岁之前,成人如果能够将孩子的“渴水需求”感觉出来并与“水”配对,之后,只要在孩子的活动范围内提供饮水,或适时提供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孩子应该不会有“喝水问题”。

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担心孩子不喝——给水里加进各种有味道的东西,使孩子对水的味道要求越来越高。
2、生怕孩子缺水——机械地、无时无刻地给孩子塞水,强迫孩子喝,使孩子从心理上拒绝喝水。
3、觉得喝水是一项重要事情——一到要求孩子喝水时就表情严肃,口气坚决,孩子只好应付差事,碰一下即可,从而造成真正缺水。
4、给孩子介绍各种饮料——使孩子对其发生兴趣,然后又开始控制,造成对商品饮料的更大需求。
5、无论在任何时候,孩子一张嘴就将水杯或水瓶对到孩子嘴上灌一口——使孩子不但无法获得饮水的快感,反而讨厌所有的饮水器皿,从而造成“厌水”结果。

正确方法
1、2岁前按时喂水,加点钙之类是可以的,但最好是白开水。
2、2岁之后可以在孩子可能渴了时建议喝水,喝与不喝由孩子选择。
3、2岁半之后将水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由他自己来喝,不用去管。
4、不要用任何饮料刺激孩子,维生素可以通过吃水果等方式解决;4岁之后由孩子自已选择,但有个前提,只提供纯果汁奶饮等供孩子选择。

三、拉
不知为什么,我们父辈最早想让孩子做到的是大小便自理,但专家们发现,成人在训练孩子大小便时所付出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并没有产生理想的结果。尽管这些成人从孩子3个月开始就开始把便,或者很早就让孩子每天多次地坐在便盆上大小便,但这些孩子并不比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孩子能够更早地学会大小便自理。专家认为家长应该等到孩子向他们表现出自己能够大小便时,才对孩子进行大小便训练。

可能由成人造成的问题有:
1、由于成人存在着自己人生经验中对大小便排在被子和衣物上的恐惧,又把这种恐惧传导给孩子,让他们将自己的排便与恐惧联系起来。
2、对孩子的排便姿式横加评论、大惊小怪,刺激孩子注意排便,使孩子把排便当成了一种不自然的事情,有排便需求时便不知所措。
3、把便——给孩子造成不自然的努力。
4、在收拾孩子便溺物时表示厌烦,或表达有臭味之类的不愉悦情绪(包括愉悦玩笑,因为孩子不懂得开玩笑,会当成真的),使孩子担心自己的排泄物影响了他人,从而造成不自然排便。
5、不停地问孩子要不要排便,造成他们紧张,不能敏感排便,致使“排空感”和“排泄感”之间的紊乱。这是造成固执尿裤、拉裤的重要原因。
6、只教孩子排便行为,不做示范,使孩子觉得自己很笨,学不会。
7、帮助孩子排便时不注意场合,造成羞愧心理。

正确方法
1、孩子两岁左右开始做示范,唤醒孩子大小便的自主意识。
2、注意观察孩子对便溺器皿的兴趣,不能强迫孩子使用感到恐惧或不喜欢的器皿。
3、不要给孩子穿带扣子、拉链、背带的裤子。
4、每次帮助孩子发现把裤子提起来的技巧。
5、对孩子的任何排便方式和行为都不要指责,只为他们演示正确方法,和他一起上厕所。因为孩子学习大小便自理需要可模仿的对象。
6、注意孩子使用什么方式告诉你他要大小便,并及时帮助他。不要在他便不急时催他排泄。

四、撒专门做这方面研究的专家发现,孩子只有白天能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才能在夜间控制住自己大小便,50%的孩子要到第四年才能不尿床,10%以上3的到6岁的孩子在夜间有时会尿床,这类现象男孩子多于女孩子。还有一类情况,就是遗传性尿床,这不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改变的。可能由成人造成的问题:1、不停问孩子有没有尿,造成感觉紊乱。

2、尿裤或尿床后成人的严重态度,造成孩子的自卑和紧张。

3、强烈使孩子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让他去摸自己尿的床,或反复强调有尿告诉妈妈,造成孩子紧张与失败感。

4、天气阴冷多喝水后,孩子尿会多,有时多得令我们吃惊,而我们真的就表示吃惊了。这使孩子不知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与以往不一样的事儿,觉得自己的尿跟往常不一样了,导致自然心态丧失。

 

正确的方法:

1、不注意。

2、不提醒。

3、注意观察发现孩子独特的排尿“语言”,用惯用的方式去帮助他。

4、无论孩子用什么方式都不要表示惊诧。

5、给孩子做示范。

6、解决床的问题,让孩子自然撒尿,平静的告诉孩子尿床后我们要做的事。

7、接受孩子会尿床、尿裤的事实。

 

五、睡

    大部分父母会发现在睡眠问题上自己与孩子在不断地斗争。有一个一觉睡到大天亮孩子的家长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省心的家长了。但大多数孩子会阶段性的出现睡眠时间不如家长意愿的问题,从而给家长造成情绪和时间上的困难。

    首先大家要明白,睡眠状态,像儿童在其它方面发展一样,是有阶段性的。

    如:出生后四周内,孩子大概每隔2到4个小时睡一次觉,后来,孩子的睡眠会越来越有规律,3个月后,孩子显示在睡眠上的个性差别就会越来越大。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睡眠时间和习惯,这些时间很难突然增加或减少(个别特殊活动造成的疲劳除外)。所以,一个孩子睡眠时间是12个小时,如果白天睡了3个小时,晚上就只能睡9小时;如果晚上7点上床,早晨4点就睡不着了;如果晚上10点上床,早上7点就会醒来;如果晚上12点上床,第二天就会睡到9点才醒--这也不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解决的。

    可能由成人造成的问题:

    1、想早点哄孩子睡觉,自己好做点自己的事,孩子还不困,就催孩子上床。孩子识破了父母的意图后,开始无意识抗拒。长此下去,便恶性循环,就会发生拖延上床的情形。

    2、睡前和孩子做兴奋互动,没有给孩子留下足够平静的时间。到了睡觉时,孩子仍然处于兴奋状态,家长却急于使他平静下来,反而会更加刺激这种兴奋情绪,导致剑拔弩张,使孩子把快乐情绪的破坏归罪于睡觉,而对睡觉逆反。

    3、没有计算好时间,孩子早早醒来,家长很不耐烦,采用不当的方式或语言,使孩子讨厌睡觉。

    4、睡觉前仪式不固定,人员不固定,使孩子没有安全感。

    正确的方法:

    1、放松,按正常的时间要求孩子上床。态度要坚定,给孩子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如果你白天离开孩子去工作,晚上的时间就要全给孩子,这样才公平。

    2、由爸爸及早与孩子兴奋互动,妈妈准备。提前一小时停止兴奋游戏,孩子平静后,由妈妈做睡前活动。

    3、孩子半夜醒来不睡,一定不要烦燥,家人可以轮换陪孩子玩。如果孩子半夜哭,不要由于怕邻居不高兴而情绪不好,第二天与邻居沟通,取得谅解。白天想法调解孩子的睡眠时间,14天之后会调节过来。

    4、半夜无论多烦,你的厌烦的表示、脾气以及恐吓,都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如果孩子被吓睡了,那么以后所造成的心理问题要比现在的睡觉问题难办得多,因为这会阻碍孩子的心智发展。

    5、请固定睡前仪式和人员,这很重要,如果换人接替时,一定要将方式传授给接班的人。

    6、和宝宝睡在一张床上是非常人性的,成人只要在睡觉前不喝酒、不吃安眠药,宝宝与你同睡就是安全的,这样,宝宝将来会更坚强。

    7、恶梦和梦惊不是教育的失败,也不是白天受了挫折。白天的高兴和电影等都会导致这种情形的发生,不会给孩子的发展造成影响。这种情况在4到5岁比较常见。在这种情况下,不要用强硬的方式试图喊醒孩子,只给予爱抚和等待即可。

    8、如果恶梦和梦惊一周出现几次,就说明孩子生活中出了问题,要去找专业人员咨询解决了。

    9、安全感建立很好的孩子不会害怕与父母分离,4岁可以分床睡了,但要视不同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将小床放在父母卧室中是必要的过渡。

    10、要理解和支持孩子在过渡期间依恋所需物品及相关行为,因为这些物品在孩子那里会被当做母亲的替代品,是独立意识发展的过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