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租车业的吊诡垄断和改革出路

(2015-01-18 22:26:15)
标签:

财经

 

 http://s16/mw690/001wXJVSzy6PhFjDFMP0f&690

——出租车高额份子钱,专车被禁,黑车被抓,一系列反市场现象的现状,体现的是政府保护的垄断以及暗地里所希望的导向。

 

一  畸形的市场

衣食住行,出租车行业多年来都是被专注的热点。近日的青岛、沈阳、南京等多地出租车霸运,甚至出现打砸出租车的情况发生。其实这种事并不是什么新闻,以往多有发生,缘由是出租车司机要求涨车费,降燃油费之类的原因。这次因为网络新技术的冲击,又将这个话题重新送上头条。

表面上看,是UBER等专车的出现,动了出租车行业的奶酪。一辆专车司机,如果和出租车司机同样的工作时间,收入是后者的两到三倍,而且还抢占了后者的市场,当然会遭到出租车司机的抵制。收入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收费被出租车高2030%,减少空驶的油耗,没有份子钱。

前两个方面,不是主要原因。出租车可以通过路上“捡活儿”,“拼客”,滴滴快车的消费等来弥补。真正致命的,是向出租车公司交的份子钱。份儿钱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一个月四—五千,还有六千的。一个出租车司机每月的营收,大致是三分之一是油钱修车钱等成本,三分之一的份子钱,三分之一是收入。收入一个月四五千,五六千的样子,看上去被社平工资略高。但是出租车司机们基本全年无休,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如果算每小时的工资,其实工资很低。出租车司机赚钱,靠的真就是用时间,用健康给拼出来的。所以当自己的利益被挤占的时候,当然会有强烈反应。

相比而言,出租车公司的钱赚的真是悠然。只需靠着政府发的牌照,买车钱都是司机出。无本万利的做资本家,每月坐收份子钱。而各地政府一直限值出租车牌照的发放,导致牌照价格水涨船高,甚至有达到百万的。

这真是一个畸形的行业。大众打车难打车贵,这是真实又直观的感受;专车快速崛起,黑车的广泛存在,客观说明了出租车市场是求大于供;身处卖方市场的第一线,出租车司机累死累活,也就挣个吃饭钱;出租车公司仅仅因为手握牌照,躺着就把钱给挣了;政府眼见出租出运力不足,不去多发牌照,反而是大刀砍向专车和所谓黑车,无视大众的出行不便。行业完全畸形,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比如北京,现在是7万个牌照,那么就增发,增发20万个牌照,不够就再发,免费发,直接发到司机手里。市民和司机两方面立刻解决。可是事实是10多年前北京就近7万牌照,现在还是7万个牌照。如此限制牌照,那就显然市民和司机都受害,受益的就是出租车公司。

都说出租车是垄断行业,政府又为什么要保护这个垄断?

 

二  吊诡的垄断

畸形行业在我国其实广泛存在,简单说只要是政府介入的行业,就会造成畸形,政府介入程度越深,畸形程度越严重,而我们的政府是非常喜欢用各种方式来介入各个行业的。所以国际上根本不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来看我国的各个行业,是凡看上去的别扭的行业,房地产,电信,石油,银行等等,都是如此。

我们的政府之所以这么喜欢介入市场,原因很明显,既不愿意放权,更是要去逐利,无利不起早,所以就有了各个垄断企业。那些现有的垄断企业,基本都有政府背景,主要体现在出资人。比如说石油电信银行业,大股东都是国资委。就算不是央企而是地方企业,股东也都是政府投资的公司。所以这些企业才备受政府照顾。这个理论在出租车行业同样适用。

 

以北京为例,见上图。这些企业大多或为政府直接投资,或为国企投资。其他的民企,也就跟着国企坐顺风车了。这种以国企为主力构成,民企为补充的出租车行业格局,在全国应为普遍。国企受到了照顾,捡到便宜的民企跟着坐顺风车了。

 

不仅是照顾国企。限制车租车牌照,对于政府来说,还有一个明显而又说不出口的好处:公共交通不利,民众出行不便,不得已而买私家车,政府的GPD又上去了。

 

三  改革的原则

首先从经济角度,看国家层面,我国应该优先发展公车,还是私车?毫无疑问是公车。如果公共交通发达了,大家出行很方便,那么本不需要买私家车。个体上不经济,宏观上耗费资源,交通堵塞,污染环境,还使国家的能源命脉严重依赖别国。多数私家车,每天的用途就是上下班一圈。而一辆出租车,每天要拉的乘客要四五十个,这样算起来出租车的使用效率是私家车的几十倍。更还有公交车,一圈路线拉好几百个人,一天跑十几圈,使用效率是私家车的几百倍。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城市用地和道路都紧张,能源不足,环境压力极大的国家,当然应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公交车的投入,出租车作为公交车的补充,一样大量投入运营。民众依靠公共交通出行很便利,当然就不用都买车了。这样一来,城市交通,大气污染,能源压力,都会缓解。

而国内各个城市政府,不从民生交通角度考虑,而先是为了GPD大力造车又限制民众出行不得不买车,后又认为交通压力太大而做出各种车辆限购,其实又是在制造畸形政策。

 

再从法律角度,从权利角度考虑。先说出租车。一个出租车牌照,政府凭什么要限制,少发或者不发?又凭什么有的牌照免费,有的牌照拍卖个几十万?直接制造了出租车市场的畸形?再说专车和所谓黑车,乘客愿意坐,司机愿意拉,两厢情愿的事情。政府凭什么说不行?还要打击,还要钓鱼执法?凭什么?

没有道理啊。

所以说,改革的原则,就是尊重经济规律,大力发展公车,出租车,而不是保护既得利益集团;遵守法律规则,不再打击“黑车”。

 

 

四  具体的举措

确定了原则,具体措施其实很简单。不是说市场化吗,不是说政府放权吗,那就好办。三种车,三种办法。对于出租车来说,政府全面放开牌照的发放,出租车司机以个体户形式经营。政府需要的管的是出租车的保险,车检以及定价。另外再在每个城市中建几千个出租车停运站,只能由出租车使用。台北就是这么做的。保护了出租车利益的同时,还方便了乘客打车,降低了空驶率。

至于各种专车,其本质上其实还是出租车,而且是走高端路线的出租车。其经营,服务,有各个UBER类的公司已经负责。政府需要做的,就是监督其安全性,制定法规,要求提供专车服务的车辆,投保高额保险之类,并从专车公司入手来管理。让专车和黑车形成差异化竞争。

还有所谓“黑车”,其实是出租车之外的市场补充。完全没有必要去禁止。交由市场选择。“黑车”与出租车会有一定竞争。出租车靠的是政府牌照带来的信任度,“黑车”靠的是就近和随时的便利。关于黑车,具体可见笔者另文,欢迎移步。

政府打击黑车是“逼良为娼”

 

五  带来的好处

如果是上面的思路,好处多多又明显:

方便大家出行

减少私家车购买

增加出租车、专车、“黑车”的从业人员的就业。事实上会惠及很多人,如果放开出租车牌照,所有城市的出租车会立刻成倍增长。

增加司机收入

出租车费会降低,因为没有份子钱,成本降低了

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环节城市交通和空气污染

最重要的,理顺各方关系,减少社会矛盾

等等

 

六  变革的阻力

任何改革的阻力,主要都是来自既得利益集团。对于出租车行业来说,阻力来自于现有的牌照所有者,和政府。可以,感谢新兴技术和市场需求,变革已经挡不住了。我们的政府,其实应该趁着机会,借机变革,把方向向着真正有利于民生的角度去行驶。至于说拍照拥有者们的反对,对于我们的强势政府而言,螳臂当车。

而即使是强力政府,也不能不讲理不讲法,那样做不是进步,而是退步。具体而言,就是对已发牌照的补偿。对于从政府手中花钱购置的牌照,应该原价退还,政府应该守信用;而对于无偿获得的牌照,则无需退款,反正已经挣了这么多年的钱了。这样,各个出租车公司要继续生存,就必须做好对司机的服务。而不是像想在这样,躺在一堆牌照上,吸司机的血。

还有时间表,不妨考虑五年分段逐步全面放开。这是因为大多出租司机和公司签的合同是五年。一下子放开,这些签了合同的司机,就无法生存了。

 

 

 

康振宇

2015   16  17: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