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纪与偶像崇拜

(2011-01-19 11:01:32)
标签:

杂谈

年纪与偶像崇拜

 

对偶像的态度大致分了三个阶段:父母、偶像明星——谁也不服——真正开始服人。大多数人可能会差不多。最初的偶像当然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最初模仿对象,是孩子的生活保障和安全保障。从需求层次论上讲,先是生存需要,然后就是安全需要。第三层爱与被爱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当然孩子最初不懂得爱,但是被爱是可以被感受到的。

 

等孩子长大点了,懂些事了,上学了,开始生活在群体中,发展的个人的社会性的时候,会开始崇拜一些明星,一般是一些大众偶像。这个过程开始于小学,主要发展是在中学阶段。其原因首先是荷尔蒙在起作用。对偶像的崇拜,特别是偶像派的明星的崇拜,可以满足一些心理上的性幻想,这也是客观上的需求。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比较倾向于比自己年龄大点的偶像,这类似孩子对父母的心理,一般的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会给自己更多安全感;又不能大的太多,不然就妨碍了性心理的发展。这就解释了,一个年代的人有一个年代的偶像,六零后的人有邓丽君,70后的人有四大天王,80后的人有周杰伦,90后的人有..我还真不知道有谁。而且对别的时代的大众偶像通常都不理解。这种追星因为本身起源于性心理和一定的感情因素,所以无法用一些日常的道理来解释。就好像那个因为追刘德华连老父亲的命都不要的女孩,普通道理就说不通,只能用心理学来解释。

 

对大众偶像的崇拜的另一个原因,是从众心理。虽然到了追星的年龄,但是并不知道应该选择那个明星哪些明星,那么跟着身边人的选择应该是不会错的。从众心理仍然源于个体对安全感的需要。从重,跟着大家走,在其中找到归属感,从而找到安全感。

 

这时候的孩子同时也开始有了叛逆心理。叛逆心理源于个体成长的需求。这一代人必须要和上一代人有所不同,有所发展,否则人类作为生物学的一个种群,就无法向前发展。中国自儒家思想被统治阶级列为统治思想之后,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压制叛逆心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统治阶级以此为手段,巩固其统治。这大大的压制了中国人性的自由与发展,其影响持续至今。中国人相比西方人有更多的容忍,少了许多反抗,不能维护自身权益,源自于此。压制叛逆心理,其实是反人性的,偏偏大多数父母并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接受。

 

父母作为孩子的最初的偶像,也就成了叛逆心理的最初的对象(次之是老师),而且对父亲对母亲并不全然相同。一般对母亲的反抗会直接一些,表面一些;而父亲是权威的象征,所以孩子对父亲的反抗更加激烈,更加深刻。西方人并不压抑逆反心理,所以西方人的人性就比较开放,更符合人性的本性。与东方经典中所鼓吹和要求的恪守孝道,恪守臣道不同,西方的经典中向来都是歌颂反抗,歌颂自由,甚至还有很多弑父的描写——从宙斯,俄狄浦斯,到阿尔萨斯。

 

随着孩子的年龄的继续增长,长到不能20岁左右,不能再称呼其为孩子,而应该称呼为成年人的时候,其对偶像的态度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候的青年人们身体上发育成熟,心理上也相应发展成为一个成年人。这个时候逆反心理发展到了顶峰,最显著的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谁也不服,当然包括父母和偶像。由于见识的增多,自我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人们更多是主动的去选择偶像,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偶像,同时会抛弃许多自己当年的偶像。而这个时候所选择的偶像,常常是具有固定很长时间,甚至一生。这个时候选择偶像的原因,一方面仍然是性心理在作怪,荷尔蒙在起作用;另一方面,是偶像们的成功经历为青年人们提供了指引,比如比尔盖茨,乔布斯这些商业精英;再一方面,毕竟许多偶像有其自身的实力,可以在感官上为粉丝带来愉悦(感官享受的需求),或者其从事的理念,被粉丝所认同(寻找目标的需求,或者寻找归属的需求)。

 

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历练和见识的大大扩充,已经形成了最为成熟的自我。许多当年的偶像,已经被当做普通演艺人员、普通体育职业人员来看待。而正是因为自身经历的增多,中年人们意识到了自身能力的有限,他人的成功和成绩确有其过之处,于是又会重新开始佩服一些人,而且是由衷的佩服。这里没用用词“偶像”,因为中年人已经不太会突然把别人当做自己的偶像,去追随别人的成长路程,而抛弃自己的人生路线。这一人群不再会太过于在乎演艺人员的外表,而是更注重一些表现实力的东西,比如说嗓音,演奏技巧,舞蹈功底。这一人群也不再会把选择无边际的放大,到随便听说个某某奇人某某怪事就拿来当做偶像,而是更多的从自己能够理解符合自己历程的人群中选择佩服的人。

 

 

五六十岁的人,开始从社会的中心舞台淡出,社会地位开始降低,性需求和性心理也在逐年降低,又面对来自孩子和岗位新人的不断的心理上的挑战。这个阶段的人群,我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崇拜心理,缺乏研究。

 

七八十岁的人。人过了青年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开始下降,七八十岁的人,基本很难接受新事物了。这个时期的人们,经历过了一生之后,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人生,感慨生活不易,养儿育女不易,大概会更加佩服自己的父母。

 

 

康振宇 

2011 1 18 16: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棋友来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