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宝典(25)】美国《时代》周刊:12条秘诀让孩子更健康

分类: ◈生活之友◈ |
1.不要勒令孩子吃光盘中的食物
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吃饱了就行,而不是非得把面前每一块碎屑都吃进去。研究表明,被勒令吃光盘中食物的孩子在离家远行时更有可能要求大份食物。
2.把锻炼变得有趣一些
成年人往往将锻炼等同于去健身房。但对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仅仅是每天活动上个把小时。所以,不管是在后院踢踢球,一家人散散步,还是周末徒步都可以。美国儿科学会的儿科医生阿兰娜·莱文说,关键是保证孩子喜欢,活动后再花上一分钟问问孩子感觉怎么样。
3.不要让孩子在电视前面吃东西
孩子在电视前吃东西无法注意到进食的饱腹感,“只会心不在焉地吃个不停”。2009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可能摄入更多的糖果与汽水。
4.更好的做法是限定孩子面对屏幕的时间
教育专家莱文说:“谁都不希望孩子久坐不动,不过整天看电视不仅有这种危害,还不会增强孩子的创造力。”201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耗费大量时间在媒体上的孩子成绩差的可能性更大,对自己的满意度很可能低于不沉迷于媒体的孩子。家长要考虑让孩子在各种屏幕前的消遣时间每天不超过两小时。
5.给孩子提供种类丰富的食物,但要有耐心
如果要让孩子吃西兰花这样的食物,一开始要淡定一些。告诉孩子,现在可以不吃,不过一会儿饿了就得拿它当零食。另一个方法是:把食物在孩子的餐盘中摆出有趣的图案。
6.晚上藏起手机
手机放在床边的青少年入睡难度较大。卧室不应放置任何设备,莱文建议全家人上床前将手机放在厨房等地方充电。没错,家长也不能例外。
7.提供健康的零食
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教学医院的儿科医生劳伦·莱维纳说:“小孩子好动,可能需要少食多餐持续一整天。”正因为这一点,他们的零食应当在营养上接近饭菜———健康的脂肪、粗粮与蛋白质搭配均衡。
8.不要总强调卡路里
饮食的目的在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所以要跟他们谈某类食物如何对身体有益。强调这些积极面,孩子会形成对瓜果蔬菜和粗粮的好感,而不是仅仅对糖类的恐惧。
9.不要用糖果奖赏好的行为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样做会让孩子摄入额外的卡路里——而是因为使用甜食作为奖励可能强化孩子对这类食物的偏爱。
10.全家参与
这就是人多的力量:集体活动能增加乐趣。如果成年人对某种食物表现出热情,孩子更有可能模仿他们。
11.执行“杜绝垃圾食品”的规矩不要走火入魔
理论上,凡事有度就好。试着找到让全家人都舒服的平衡——或者一周吃几次少量甜食,或者将饼干与薯条等食品分装进小包装袋。
12.以身作则
最重要的规则是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要让孩子知道,立下这些规矩不是为了刁难他们,而是因为这些习惯能让他们感觉更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根博览推荐阅读以下相关文章:
【育儿宝典(23)】哈佛大学的惊人发现:小孩做不做家务对其今后的人生影响巨大
【育儿宝典(22)】教育中的多米诺:护好孩子的第一张“牌”(教你让孩子如何面对挫折)
【育儿宝典(19)】育儿家庭剧《虎妈猫爸》中的“必胜诀”全文
【育儿宝典(18)】莫言: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深度好文)
【育儿宝典(17)】受益终生的古代二十四孝传奇故事(精美图文,值得永久收藏)
【育儿宝典(15)】刘长铭(北京四中校长):千万不要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伴侣更重要
【育儿宝典(14)】刘长铭(北京四中校长):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个幸福普通人
【育儿宝典(13)】清华男学霸:给小学生的12条忠告,太有用了!
【育儿宝典(11)】少看电视的孩子VS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区别竟然这么大
【育儿宝典(10)】“表扬孩子” 与 “鼓励孩子” 的差别震惊你
【育儿宝典(8)】你是在批评孩子还是在情感虐待?心理医生妈妈告诉你答案
【育儿宝典(7)】张泉灵致儿子:让世界长大的最好方法是阅读和经历
手机阅读更方便—〉草根博览微信公众平台号码:hao100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