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股票操作学5.1成交量值与股价

标签:
财经台湾成交值股价指数空头市场 |
分类: ◈张龄松:股票操作学◈ |
1.量与价的关系
技术分析中,研究量与价之关系占极重要地位,大多数操作者在画线路图时,在图纸下端补上成交量或成交值,可以增加图的完整性与可信性。目前操作者皆根据报纸每日行情表刊载记录作为画图参考依据(同时只有少数报纸股票版里才在1981年初加列个别股成交金额,以往只有每天下勺: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行情快报才有此统计资料,因此不是一般操作者所能搜集得到的)。
个别股成交值记录不易取得,也由于欧美国家股票专业刊物长期的引用与介绍,形成很自然的搭配——画加权股价指数图时,与成交总值搭配。画个别股票股价图时,则与成交量相映。
2.股价日加权指数与成交总值之关系
(1)多头市场里股价走势为:上升(成交总值增加)→回档(成交总值萎缩)→盘档(再萎缩)→上升(如图5—2)。
情里成交量大增,回档时成交量急剧萎缩,下跌行情里成交量萎缩,反弹时成交量略见扩大
(2)空头市场里股价走势为:下跌(成交总值减少)→反弹(成交量增加)→盘档(成交值减少)→下跌(如图5—3)。
(图5—3中纺股1979年4月底进入空头市场,股价持续下跌,成交量逐渐萎缩,
下跌太深时出现反弹,成交量随之扩大,买意至极点时,股价又脱离盘局进行另段
下跌行情,成交量再度萎缩,如此走势进行了三个月,股价从27.3元跌至19.1元)
具体来说,成交总值是测量股市行情变化的温度计,成交总值增加或减少的速度可以推断多空战争规模大小与股价指数涨跌之幅度。也就是说,成交总值持续扩大,表示新资金不断涌入股市,是推动股价上涨的原动力。
近年来,台湾经济发展迅速,工商业发达,货币供给额每年都在增加,而股票市场规模因政府积极辅导合乎上市条件之私人企业将股票公开上市而日益扩大,每年均有几家公司补办股票公开上市手续,另则已上市的发行公司基于业务需要,每年从盈余部分配发股票股利,办理转增资,或是办理现金增资,有时亦从资产重估列为资本公积部分提出一定成数办理转增资,这些方式均使股票上市总股份与总资本额逐年扩大(表5—1)。
表5—1
1973—1979年货币发行量、上市股份与成交总值对照
从表5—1所列统计资料可以做出下面几点结论:①货币发行量与上市股份每年增加。②货币发行量年增加比率高,为一多头年,比率低,为一空头年。③成交总值增减亦与多头年、空头年成正比。④每年最高成交总值除1974年比1973年小与1980年比1979年小外,其余每年均创新最高成交值,可见台湾股票市场日趋活络,潜力雄厚。⑤除1974年最后一日收盘指数较1973年最后一日为低之外,其余每年最后一日收盘指数均较往年高,充分反映台湾之经济成长。
如果将1973年至1981年多头市场与空头市场每段行情摘录下来,仔细研究,更可发现成交总值与加权股价指数涨跌有密切关系。
表5-2 1973年~1981年中段上升行情与成交总值对照表
由表5—2与表5—3可知:
(1)股价指数与成交值之间关系正如滚雪球一样,欲使股价指数上升,成交值必需持续增加。
(2)多头市场里,每段行情起点成交值均不大,随着指数上升而扩大,直至不能再扩大时,股价指数便开始下跌,也就是最高成交值对应着最高股价指数,例如表5—2中5、6、9、11、12段行情便是如此。有时股价指数虽然继续上升,成交值却无法再出现更高成交值,上升行情极可能在数日内结束,与“先见量、后见价”相印证。也有时在长期下跌行情末期出现巨额转账交易,使成交值突然大增,股价指数则自此上升一段。譬如第4段行情就是如此。
(3)空头市场里,下跌的每段行情成交值均有急剧萎缩现象,显示买气衰退,股价指数愈趋下游,直至成交值不能再萎缩,跌势便告一段落,也就是最低成交值对应最低股价指数。表5—3中第3段行情就是如此。有时股价指数虽然继续下跌,成交值却不再见萎缩时,下跌行情即将结束。
(4)最高成交值与最低成交值视当时股市人气聚散而定,没有固定标准与公式。只能从多头市场或空头市场规模推测未来的潜力。
3.个别股成交量与股价间之关系
个别股股价涨跌亦与成交量大小有密切关系,成交量是股价上升的原动力,亦是股价下跌的主因之一。从技术分析观点看,多头市场里,股价上涨时,成交量增加,表示此股就供需关系来说,买进力量大于卖出力量。股价回跌时,成交量迅速减少,持股者惜售,股价在供给减少后又有力量再上涨,这是强势的表现。股价上升,成交量反而减少,表示买气已弱,卖方力量随时有表现之可能,这是弱势。空头市场里,股价下跌,成交量却增加,表示供给增多,接手多为抢反弹行情者,没有信心长期持有,形成上升压力,或是一旦股价稍升,成交量减少,都是弱势的表现。股价下跌,成交量每日均维持极少,不能再减时,表示供给者减少,一旦需求增加,股价立即上涨。
从股价短期变动看,股价上升与下跌速度是多空双方力量表现的结果,成交量多寡扮演重要角色。股价处于低价位时,成交量稳定增加具有调整股价功能,在需求殷切时,股价大涨较容易,上升过程中成交量增加迅速,买气聚集快而发散也快,妨碍继续上升动力,涨幅将有限。成交量稳定增加,利用股价下跌,成交量萎缩来整理筹码,成交量再度增加,股价又有再上升之条件。股价处于高价位时,成交量无法再扩大,导致卖意增强,股价因供需不平衡,成交量萎缩而无力再盘旋于高价位,空头乘势掼压造成市场不安情况,下跌行情产生。下跌过程成交量若萎缩很快,卖意则渐微弱,下跌速度受阻,跌幅有限。成交量若减少缓慢,甚或增加,行情受投资者抢短线心理影响,延长下跌时间,终会导致大跌。
个别股成交量多寡标准决定于此股“股性”,若个别股本属冷门股,没有市场性,股价升降完全操纵于少数主力做手,因此成交量对于股价升降影响较小。冷门股转为热门股过程最重要的便是激起投资者购买欲,使更多投资者对此股渐熟悉而有认同感,成交量与日俱增是必然的,多空对于股价偏高或偏低的不同认识,使股价波动愈趋激烈。股本扩张太快,热门股亦可能转变成冷门股。老态龙钟与前景不佳的股票缺少大户支持,价位完全取决于供需关系。投资者驻足不前,成交量自然逐渐减少,极难恢复往日的成交量水准,股价弹性大减。以联华为例,上市之初尚有实力派做手介入,现因远景欠佳,炒做者对其不存奢望,多采短线进出(如图5—4)。
http://img4.3lian.com/sucai/img4/272/1095.GIF股票操作学(第二版)总目录
注:一、本博正以文本形式连载《股票操作学(第二版)》的全部内容,陆续录入发布,敬请留意。
————————————————————————————
草根博览推荐阅读以下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