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印象(三)--承德“外八庙”

(2006-09-15 19:26:40)
分类: ◈我的随笔◈
    北京印象(三) --承德“外八庙”

    天乍亮的时候,已到达此行的目的地:河北承德。空气略带湿润又有几分清新。因为还是清晨,街上人少车稀,更觉几分静谧。早已忘了北京的车水马龙,但隐隐地感觉却还没有走出北京。
    同车的女子与我一起去报了到,然后就各行其是了。
    其实对于承德,对于避暑山庄,我也是久闻其名,知之却甚少。想像中的避暑山庄于我来说似乎就是承德,而承德也似乎就是避暑山庄。到后,才知承德除了举世闻名的避暑山庄之外,还有同样不凡的外八庙,以至还有木兰围场、磬锤峰、坝上草原等等不为我知的名胜古迹。即便如此,我也没有多少的兴致。避暑山庄,应该不过就是个乘凉之所,不外乎就是个大公园,而对于围于其外的十二座庙宇,则更是嗤之以鼻,纯粹是封建迷信的残渣,却成了如今的风景名胜。说归说,既来了,山庄之行却是必须的。
    导游没有直接把我们的队伍带进山庄,却绕道直奔外八庙。及至普宁寺,站于庙内,抬头可见顺着山势,背山面水,多处寺庙沿坡修建,掩映于古松苍柏之间。而寺内最引人处,则非千手千眼佛莫属了。佛像建于清乾隆年。通高二十余米,重约十一吨,用松、柏、榆、杉、锻五种木材雕成。大佛内部中空,由一木构架支承着全部身躯和四十二只手臂。佛像造型匀称,表面全部饰以金箔,纹饰细腻,绘色绚丽,生动表现了观世音菩萨的表情和神采,是我国雕塑艺术的杰作。在正中还有一无量光佛坐像。据说,此是观世音先师,放在头顶,以示对先师的尊敬。大佛内的所有木柱,都深植于地基下三米有六,使整个结构更加坚固,二百多年形态不变。
    难为了清代的木匠们,谁让乾隆爷也信佛呢。
    再要提起的就是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普陀宗乘之庙了。“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宫之意,庙群同样依山就势,逐层升高,气势磅礴,宏伟壮观。也是外八庙中最辉煌、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因仿拉萨的布达拉宫而建,又称“小布达拉宫”。引起我注意的却是其中的“万法归一”殿。该殿为重檐攒尖顶方形大殿,尖顶上覆镏金鱼鳞铜瓦,屋脊饰以波状镏金瓦。殿顶用头等金叶14000余两。近看,则会发现不少金瓦上有很多刀刻痕迹。导游说,当年日本侵略者攻入寺庙,面对满眼的黄金,不少日军士兵爬上金顶,想用刺刀橇下金瓦带回去发财,可不论鬼子使多大劲,金瓦纹丝不动,似有神助。鬼子不死心,就用刺刀刻凿金瓦,想刻下金子,谁料想,金子没有刻下多少,倒从金顶掉下去摔死不少!
    突然之间,我对自己开始的无知和莽撞感到羞愧。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和这些雄伟建筑,感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幼时,被灌输了清政府太多腐败无能的记忆。而其实,外八庙供奉的虽是喇嘛佛祖,感召的却是藏、蒙等少数民族,显示了清帝为了国家统一安定的良苦用心;清廷虽有末年因闭关锁国遭致的落后挨打,可也有经几代帝王励精图治、文治武略造就的康乾盛世。二百六十八年的帝国统治,虽然最终带给中国更多的是落后,可这并非它的全部历史。站在外八庙,站在避暑山庄,感觉历史忽然很近。鬼子的刀迹清晰可鉴,文革毁掉的龙嘴雕塑永远残缺,恍惚间,似乎看到了清帝正在避暑山庄阅览京城快奏,似乎看到了八旗子弟在木兰围场的万马奔腾。细数历朝,皇帝都想打下千秋基业,万世不倒,然而,历史的长河波涛汹涌,昔日清帝国,仅只百年,如今王朝不复,一切都已灰飞烟灭,留给世人的,却只有这壮丽的大好河山,永世留传。
    出了外八庙,游完山庄,一直阴沉的天终于落雨了。未带雨具的人们四下散去,尽皆避雨。我独自踯躅于武烈河畔,雨点急而密,打在河面,涟漪不绝。世上不论王候将相还是庶民百姓, 不论是集万般富贵于一身还是颠沛流离居无片瓦,又何尝不是这滴滴飞雨?落于河,无异于沧海一栗。而唯有这浩浩荡荡的河水,滋润天地万物,孕育新的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母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