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2023-07-14 23:05:35)
标签:

报国寺

伏虎寺

双桥清音

金顶

万佛顶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在佛教四大名山中,其海拔最高,山势巍峨、植被茂密、风光秀丽。20年前我去九华山拜谒地藏菩萨,本省的普陀山是多次度假目的地,上月走五台山大朝台,参拜了文殊菩萨。所以朝圣峨眉后,四大佛教名山我就完成了一次大圆满进香。

峨眉山寺庙和景点众多,根据脚力和时间,我们安排了以下游览计划:

129号一早先到报国寺和伏虎寺朝拜,然后开车去五显岗,步行游览清音阁景区,在景区用餐。下午开车到零公里停车场,停好车后,搭景交车到雷洞坪。然后坐缆车到接引殿,再步行约半小时,到达金顶,游览金顶周边寺庙和景点,当晚住宿金顶。

230号一早观日出,早餐后坐索道下山,搭景交车回到零公里停车场。然后自驾去万佛寺,坐缆车到万佛寺参观。中午结束后途中用餐,然后顺路去眉山,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向老市长表达敬意。

傍晚到达都江堰,入住带有私家温泉的园林式民宿。

29号早上730分,我们离开酒店,开车来到了附近的报国寺停车场。

报国寺位于峨眉山麓,海拔551米,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庙、峨眉山佛教协会所在地,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报国寺山门前有一对明代雕刻的石狮,造型生动。山门上:报国寺大匾,是清康熙皇帝御题,玉藩手书。山门两边柱上那副对联凤凰展翅朝金阙,钟磬频闻落玉阶。就是对报国寺这只金凤凰周围景物的生动描写。横匾普照禅林普放光明,同是一个意思:佛教称峨眉山为大光明山,昼有神奇的佛光出现,夜有万盏圣灯来朝,全峨眉山都被光明普照。右边鹤驻云归,意为鹤停下了,云归山岫,喻指清凉静地,含有道家韵味。大门上的联语:独思喻道,敷坐说经。前者是说靠自己的思维明白佛经的道理,就是佛学讲的独觉境界。后句是说高僧大德铺设好法座向弟子讲经说法(以上摘自百度百科,下同)。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报国寺广场和山门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报国寺正殿第一殿为弥勒殿,供奉弥勒塑像。门上这副对联:看他皤腹欢颜,却原是菩萨化相;愿你清心涤虑,好去睹金顶祥光。上联描写弥勒的形象,说他还只是菩萨;下联是说祝愿所有游山者放一下切顾虑,一心一意登上金顶去看佛光。来峨眉山不上金顶睹佛光是一大遗憾,等于没有到峨眉山。这里祝愿大家都登上金顶,佛光正等待着你们。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第二殿为大雄宝殿,大雄是佛经中说的唯大唯雄的意思,殿里供奉佛主释迦牟尼金身彩饰坐莲像。进门有对联:秋月朗清空,五夜山风狮子吼;菩萨开觉路,千年花雨象王宫。上联是说峨眉山秋月朗朗,午夜山风如佛在说法时果决无畏的声音,这声音就象狮子的吼声。下联是说普贤菩萨在峨眉山(象王宫)向四众弟子讲经说法,开示觉悟之路,讲得天花乱坠。还有一副联语:龙归法座听祥偈,鹤傍松烟养道心。便是对山门那块横匾鹤驻云归的最好解释。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第三殿七佛殿,殿中供奉的是七佛,中间一尊为释迦牟尼佛,其余六尊为过去佛,从右至左依次为:南无拘留孙佛、南无拘那含牟尼佛、南无迦叶佛、南无毗舍佛、南无尸弃佛、南无毗婆尸佛。这七尊佛的塑造工艺称脱纱塑造七佛殿后,以观音菩萨塑像为主,结合历史故事、民俗文化,塑造了一组群像。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最后一殿为普贤殿。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所以将他供于最后一殿。殿门上写着金粟庄严便是菩萨住处;昙花灿烂照彻纳子爱心。 意思是用金黄色装饰的殿堂, 是普贤菩萨的住处;优昙花灿烂的光辉,照透了禅僧的爱佛之心。还有一副联语:普济有情,愿王垂慈,宛向峨眉寻妙谛;贤德无量,众生瞻仰,灵冥空寂悟禅心。上联是说普贤菩萨在峨眉山留下慈悲,普遍帮助众生求得解脱的真理;下联是众生瞻仰菩萨的无限贤德,在空灵寂静时感悟参禅的清静寂定心境。普贤殿楼上为藏经楼,是保存经卷的地方。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1993年新建的钟楼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报国寺山门对面的凤凰堡上有“圣积晚钟”亭,圣积铜钟的钟声清越,远播数里,回荡于山林旷野之间,使人顿忘俗念。“圣积晚钟”是峨眉山十景之一。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居士捐赠的桢楠树。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黄葛古树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虎浴桥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虎啸桥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虎溪桥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布金林牌坊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苍天古木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唐代,南宋绍兴年间改建,清顺治年间,贯之和尚重建,历时二十载,为全山最大寺庙之一。进入寺门便是弥勒殿,殿内供金身泥塑弥勒坐像,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坐像。弥勒殿后系韦陀殿,内有韦陀像。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离垢园。离垢园牌匾上的三个大字,是清朝康熙皇帝来此时,亲笔所题写的。从离垢园看庭院四周的屋顶上,一年四季都没有枯枝败叶,整个寺院无尘无垢,被世人视为奇迹,所以称为"离垢园"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从殿后观离垢园。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大雄宝殿是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的。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华严宝塔是在伏虎寺大雄宝殿的左上方,这个塔铸造于明朝万历十三年,华严宝塔是伏虎寺的镇寺之宝。这样一座精美而巨大的铜塔铸造于将近八百年前,而且是一次铸造完成,整座塔高度有5.8米,塔身没有任何拼接的痕迹。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罗汉堂地处伏虎寺的最高处,最早修建于清朝,里面供奉着五百罗汉。伏虎寺五百罗汉堂里实际只有四百九十九尊罗汉,为什么叫做五百罗汉堂呢?在门前罗汉堂的香炉,每天都是香烟缭绕,烟火不断的。据说当初塑罗汉的大师也是一位罗汉,所以大家说的五百罗汉实际上只有四百九十九尊,而还有一尊就是这位大师。

在罗汉堂的中间有一尊面佛,他是观音的化身。在四面佛的周围就是罗汉堂的五百罗汉,这些罗汉的神态都不相同;有的慈眉善目,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凶神恶煞。但有一点却是相同,那就是每一尊罗汉都是栩栩如生。在五百罗汉中间有一位长相跟大肚弥勒佛长相很相似的罗汉,叫做"布袋罗汉"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清音仙境牌坊,郭沫若行书。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清音平湖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清音阁下有双飞亭,左右各有桥,如鸟翼飞凌,故名双飞桥,亭下二水汇流处有一巨石,高丈许,形如牛心,砥柱中流,银涛喷雪,水声如雷。亭下还有碑,乃明人所题"万古清音"四字。"双飞亭"柱悬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弟撰书的楹联:"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富顺诗人刘光弟也曾巧妙地将二桥一石概括为:双桥两虹影,万古一牛心。这样如诗如画的双桥清音峨眉山十景之一。这里,一年四季,无论昼夜,满回荡着水声,这水声单一而清晰,加上两桥,故而誉为"双桥清音",成为峨眉十景之一。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牛心石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双飞亭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牛心石另一面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接王亭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清音阁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等候生意的樵夫们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新时代的僧人走在平湖索桥上。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从雷洞坪停车场到接引殿有20多分钟的徒步,道路两侧山谷风景秀丽。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山大王不时隐现。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接引殿宋时名新店,寺位于大山之麓,海拔高度2540米。明初改建为接引庵,或称朝阳阁,后殿宇朽败。清初顺治十七年(1660)蜀人赵翊皇重建,康熙时再建,铸有铜铁罗汉一堂。民国五年(1916)火毁,在外参学的圣钦大和尚闻讯后即回山,当即决定恢复祖庭,经过3年准备,亲率徒果静以及两序大众于民国八年(1919)开工,因工程浩大,经数年艰辛努力,至民国十五年(1926)方可圆满。建成后的接引殿殿宇最崇宏,佛像庄严,法器华贵,连龛壁上的彩绘罗汉均由竹禅大师所作,艺技之精湛。1953年又经大火,后仅恢复一殿,遥不及往日。该寺原址在1982年用于修建索下站,1995年在距原址100米外重新恢复,1997年落成,同年举行了开光法会。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金顶是峨眉山景点和寺庙的汇集。48米高的四面十方普贤金像矗立在金顶,集天地灵气,映日月光辉,俯世俗百态,圆众生心愿。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金顶金佛是一座四面十方普贤金像,也是普贤菩萨的第一个四面十方艺术造型,是佛教教礼、教仪与造型的完美结合。金佛系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通高48米,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像组成。其中,台座高6米,长宽各27米,四面刻有普贤的十种广大行愿,外部采用花岗石浮雕装饰,十方普贤像高42米,重350吨,堪称铜铸巨佛的旷世之作。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自金顶眺望,顿觉万象排空,气势磅礴。极目四望,成都平原尽收眼底。千山万岭,起伏如浪,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历历在目。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从金顶向西横行,是千佛顶。顶上原有寺庙名千佛庵,今已无存。过千佛顶便是万佛顶(图中最高处,海拔3099米)。万佛顶之名来自于佛经中普贤住处,万佛围绕之意,晴日远眺,可见贡嘎雪山银光闪烁,云海茫茫,群峰层峦叠幛;回望金顶,峭拔雄峻,高耸云霄,庄严神圣。顶上原有寺庙,名叫文殊庵,又名清凉庵、极乐堂。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清光绪十一年重建,修藏经楼,收藏经书数千册,为全山之冠。可惜万佛顶当天不开放。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气象站

峨眉山游记(上):从山脚到金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