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山大佛

(2023-07-14 00:00:27)
标签:

乐山大佛

凌云寺

海通法师

灵宝塔

麻浩崖墓

      我们是628日中午开车前往乐山的。今天游览向往已久的乐山大佛景区。

我知晓乐山大佛,源于一本1981年的老电影《神秘的大佛》,当时就想什么时候要到乐山敬拜大佛。彼时大陆刚刚改革开放,人们处于温饱阶段,长距离旅游还是奢侈品。后来经济好了,又忙于生计,所以一直未有机会来乐山。今年总算能亲临大佛脚下,向大佛致敬了。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199612月,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和创建人是海通法师。海通本名清莲,出生于大唐开元初年,贵州人。他十二岁出家,师从于高僧慧净,二十四岁时离师游历天下。

 

古代的乐山位于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的凶猛,舟楫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 

 

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修建,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后,工程一度中断。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建造于唐代的这座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却一直是谜。事实上,根据后来诸多专家考察证实,这座被称为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谜底揭晓来自大佛龛窟右侧临江一面的悬崖峭壁上的一巨大摩崖碑,即《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摘自百度百科)

 

我们到达乐山后,车停景区南门停车场。事后发现这个位置不错,因为我们参观完毕,从汉墓出口,刚好一个LOOP

从停车场到景区正门,会经过一个东方佛都景区。这个其实与大佛景区没有关系,但不少人被拉入参观。若时间有余,可以进去看看,我们行程紧,就无法惠顾了。陪同我们的那两位当地朋友原来都进去过,现在知道完全不搭界。

结束乐山的游览,我们驱车前往峨眉山山脚的酒店住宿。这个豪华、舒适的酒店距报国寺和美食街很近,方便我们明天的游览。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已是暑期,进口排队的旅客不少。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一路有不少历史几百年的雕像和崖刻。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大佛静静地坐着,看着百态人生。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证实了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的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由此可知,内侧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摘自百度百科)。

乐山大佛
大佛顶上共有螺髻105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海通法师纪念雕像。为开凿大佛,海通四处化缘,历经20多年的艰难,终于筹得一笔修建大佛的资金。开凿之日,万众瞩目,人们奔走相告。却不料有一个见财眼开的地方官吏趁机刁难,声称要收取建造和保护费方可开工。海通禅师十分气愤,义正严辞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意思是说:你们可以拿走我的眼珠,但不能拿走佛财!”地方官吏面带嘲弄的神色说:你要真给我们眼珠,我们就不要你的佛财!”海通禅师马上拿出尖刀,自剜其目,用盘接住,捧到官吏面前。地方官吏大吃一惊,吓得赶紧逃离现场,从此再也没为难过他了。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乐山大佛
海师洞内景

乐山大佛
通往大佛脚下观景台的九曲“凌云栈道”。

乐山大佛
大佛开凿在红色砂岩,设计有一套巧妙的排水系统,也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加上历代的修缮维护,有效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以后有机会重游大佛时,我要坐船欣赏这两尊天王石像。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凌云寺在凌云山上,九峰环抱,寺宇辉煌。因为是大佛所在,所以又称大佛寺。凌云寺创建于唐初,开元初年(约713年)开凿佛像,寺宇又有扩建。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但到会昌四、五年间,由于唐武宗李炎下令灭佛,凌云山庙宇只有凌云寺得以保存。唐建凌云寺毁于元顺帝时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兵祸,大部被毁。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重新修建的,此后又经多次修葺。目前凌云寺是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灵宝塔位于乐山市市中区凌云山九峰之一的灵宝山巅,始建于唐,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培修。塔身墩厚挺拔、巍峨灵秀,与递延黛九峰和三江水相映衬,为乐山标志性古建筑之一。塔为正方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通高29.29米。须弥座以上的一级塔身,高5.1米,宽7.7米,四周均有券龛,每层皆有通光小窗,以供登临眺望。塔四面设有券门,西券门通内室,有石阶可盘旋达顶。灵宝塔的结构和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似。根据山川形势修建此塔的目的,主要还是作为三江合流处的标志。高71米的大佛是为了镇水保平安,灵宝塔则作为航船标志,使船工提高注意力,以便安全渡过急流险滩。如今,灵宝塔已成为嘉州古城的一座标志,2006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景区南门出口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离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次重游大佛,也要一并参观。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峨眉山下的小镇大排档非常热闹。我们选了一家推荐多的小店,这家店的菜肴货真价实,我们6人人均不到90,已是饕餮大餐。与在杭州吃上好牛肉的待遇相比,这个价位太亲民了。

乐山大佛
好吃的翘脚牛肉,朋友还加了牛杂等料,最后居然没吃完,可见量之实惠。

乐山大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