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2024-03-30 14:21:15)
标签:

国内游

旅游

名山

分类: 国内游系列
       小时候常跟着父亲听戏文,对于《赵氏孤儿》这出戏印象极深:春秋时期,赵氏先祖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曾遭族诛之祸,为了保全赵氏孤儿,一批舍生取义的壮士先后为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20年后,赵氏孤儿复仇成功,而大恩人程婴以大仇已报,需要向主公和众位义士复命,不能在独活于世间而自杀身亡……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上图来自网络
       
       剧中几个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忠义”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着实令人刻骨铭心。或许正因如此,此剧才在民间广受欢迎、流传久远,甚至《赵氏孤儿》还是国际上是很有名的一部杂剧,被赞为:“来自东方之神”。王国维曾评价:“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也。”
       一直以为这出戏是杜撰出来的,后来才知史书中也有明确记载,只是万万没有想到,现实世界中竟然还真的有与之相关的地方的存在,那便是位于山西阳泉盂县城北的  藏(cáng)山,此山原名为盂山,后因程婴藏匿赵氏孤儿于此,后人为纪念其忠肝义    胆,命名为藏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藏山系太行山脉的西麓,四下的山势极为雄奇险峻,当年程婴藏匿赵氏孤儿的藏孤洞便位于一处U形山谷的最深处,现如今是藏山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山祠”的所在。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夏日的藏山遍野滴翠,树木郁郁葱葱,一条林间小路直通山谷深处……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至谷底,可见两座山峰南北对峙,峰之崖壁如刀削斧砍般陡立。南峰因远望似"笏板"而名"笏峰",峰脚下有登山小径直通南天门,最终可达高处的北天门,现如今景区在南峰的崖壁之上建造了一座高达百米的电梯,虽然气势令人惊叹,可这极为现代化的一物出现在历史人文景区总觉得有些不伦不类……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藏山的主要人文古迹是坐落于山谷之中的藏山祠,是祭拜赵武的祠庙,而赵武便是程婴救下并在山中抚养15年的赵氏孤儿。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当眼前出现一座堡寨式的二层山门,下层是砖石墙体,墙顶有城垛,墙上开石券门,上层则是砖木结构的门楼,整座建筑沉稳中而不失灵秀。
       进得山楼,发现祠庙的主体建筑并没有依着山谷的走势由外及里,由西向东的布局,而是坚持了传统以坐北朝南布局,这样一来,整片建筑依北山面南峰,特别是以南面的山峰的崖面为照壁,这样的布局不仅是充分利用了藏山的独特地形,更是符合古代风水上的讲究。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谷间,两峰对峙形成的空场上,面对着南峰崖壁,立有一座三楼四柱三开间的庑殿顶木牌坊,檐下十一踩五昂叠架斗栱,特别是那密集的斗拱尽显制作工艺的精致,靛蓝色牌坊额枋之上书有四个金字“藏孤胜境”,此牌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重修于清乾隆年间。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藏山祠重修于金大定年间,不过在明代以前,藏山神庙虽然名气很大,但规模还不算大,直到明宪宗时,命专人对藏山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重修,才将藏山神庙升格为“万岁朝廷香火院”。明朝历史上曾经先后派出过6位钦差奉旨修建,终使得藏山形成如今的规模,藏山祠更是正式升格为皇家祭祀的场所,这在全国实属少见,可见藏山藏孤所体现出的“忠义”是帝王极为推崇与肯定的……
       牌坊之后的石砌高台之上是一座悬山顶三开间的建筑,这是藏山神庙的马王殿,殿内东西两侧各塑神马一匹,是为了纪念程婴携赵氏孤儿逃难时的坐骑。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马王殿是一间大门开在殿的中部的过厅,事实上其背面则是连搭着戏台,这在山西的寺庙建筑中也是常见,从马王殿的门内向外望去,这才又发现牌坊的背面还书有“古晋雄望”四个大字,而牌坊正对着的山崖之下,有一砖雕照壁,心间是双龙图案,是为明万历年间李贞元道人用十三块二龙戏珠石雕拼成。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站在戏台前的庭院当中,眼前的高台之上是神庙的主体建筑正殿,是祀俸赵武之处,又名“文子祠”,以赵武的谥号赵文子命名。赵武成人后报仇雪恨,恢复了赵氏宗位,其辅政后晋国国力不断强大,因此倍受后人称道。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这座正殿为单檐悬山顶结构,有着肥硕雄健的柱头,承托着深远翼出的飞檐……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正殿的装饰非常的华丽,除了屋脊上的彩色琉璃,檐下的粱枋上都有彩绘,虽历经数百年岁月沧桑,图案早已有些斑驳,但因采用了天然矿物原料绘制,至今依然色彩艳丽如新; 每一个檐下柱头上都有一龙头探出,也是极有特色。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大殿内左右两侧的墙壁上有保存下来的明弘治年间的42幅壁画,以连环画的形式详细叙述了藏孤的故事,特别是看到换子,友死儿亡,程婴舍生成义的情景,依然令人震撼……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主殿附近还有祭祀为救赵氏孤儿而丧生的程婴之子的保孤殿,祭祀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忠臣义士的报恩殿。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这座报恩殿位于正殿后,是典型的金代建筑。其修筑于一面山体自然生成的一处龛岩内,经年风雨不蚀,保存完整。尤其是其两侧山墙呈现了独特的近似“人字柁架”的屋架,这是古代建筑中难得一见的构建形式。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其后面的凌空崖下是一个向内凹陷的空间,里面立着一块碑,上书一个大大的“藏”字,崖底的石壁之上有一个僻静幽深、风雨不侵的小洞,洞口不足一尺,地面坡形,外高内低,恰好能容纳两人藏身,相传这里便是程婴和赵武居住了15年的山洞,人们称之为“藏孤洞”。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无论是驻足于山门前,还是站在正殿前的院落中,或是立于报恩殿前,抬头远近都能望见整座藏山祠建筑群所背依的那面高而巨大的山体崖壁,而就在其崖面的半腰处一座两层重檐歇山顶,其下有围廊的木构建筑仿佛是镶嵌于石壁之上,这座建筑便是藏山祠建筑群中被喻为“山西第二悬空寺”的总圣悬楼,又称梳洗楼,整座楼亭精美秀丽,鬼斧神工,其上的一块匾额“盂山万古”是清代李嘉瑞、李嘉禾题书,另一块匾额“名山显位“则是明代傅山所题。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从崖壁一侧的陡峭石阶登临总圣悬楼,在此凭栏鸟瞰,藏山祠的全貌尽收眼底。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藏山之上沉淀了2000多年的义与忠的文化,除了建筑还有不少名人的摩崖石刻,比如“天下第一藏“、”厚德藏山“等,古往今来的人们总是想用最精辟的词汇来表达藏山文化的景仰之情。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从总圣悬楼东侧的石阶下山,至山脚可闻有水声轰鸣传自于东侧的山谷底部,前去一探究竟,见山谷中砌有一巨大的水潭,潭中有一座造型优美的古典亭台,绕过其顺着水池边走向谷底,可见谷底U形一圈都是裸露山石形成的崖壁,其上有一道瀑布如虹似帘从崖底垂挂而下,水流落入崖下的水潭之中,水声宏大,水波激荡……此岩为“滴水岩“,此水潭名曰"龙潭",亦称"黑龙潭"。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瀑布之后,是一处巨大的岩穴,深邃莫测,进入其中,顿感湿润清凉,从内往外望去,又是别有洞天……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如今的藏山一派岁月静好,曾有的历史也早已成云烟往事,但古人留下的忠义之事却深藏于天地人间,人心之中,在世间流传,千年不断……
                            山西阳泉藏山:一座因忠义而名垂青史的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