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市广昌县驿前莲花古镇是我此次江西之行,查遗补缺的结果,因为在此行之前,我已经自驾寻访抚州的古镇两次了,不过,结束了驿前莲花古镇参观之后,我暗自庆幸,终于没有错过这个宝藏古镇,它就象是一粒沉睡于时光之中的古莲子,等待被有缘人发现并唤醒,随时绽放的那一刻……
驿前古镇,从名字上来看,这里过去一定有驿站(确实,这里因地处闽粤通衢必经之道,往来商贾、兵马多在此歇脚,南宋时便设有“梅林驿站”),只是现在因为广昌境内盛产白莲,而被誉为“中国白莲之乡”,特别是驿前镇姚西村因有一口世界上最大的莲花池,而被称为“中国莲花第一村”后,这座古镇便被称为“驿前莲花古镇”。
每年的六月至八月是来此赏莲花的最佳时节,我们晚到了一个多月,错过了赏花时节,不过,在这里,正赶上村民们采摘莲叶,晾晒莲叶的时节,村里村外,屋里屋外随处可见村民们晾晒的莲叶,空气中都仿佛飘溢着莲叶的清香。
将车停放在村前的空场之上,场地的左侧便是一条以条石铺就而成,挂满了红灯的百米古街,这是昔时闽粤通衢上官道的缩影,古街两边的房屋,几乎都是前铺后宅的布局,当街的门脸之上都上着一条条厚重的门板,半人高的货台上的门板仿佛随时都能打开迎客的样子……
行至老街深处,忽见一座宅邸的门脸与众不同,令人眼前一亮。
沿街的门面是一座巍峨耸立的门楼,两侧则是八字门墙,除门框为青条石,其它部位皆以青砖砌成。
正中的门额由一整块石头雕成,上题“奎璧联辉”四字,字体雄健,书笔遒劲,据说为清代乾隆进士曾廷翰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所题。其中的“奎”是指“奎星”,乃主宰文体兴衰的神仙,又被称为“文曲星”、“文昌星”;其中的“壁”是指“壁星”,可招财,财源广进,取这样的屋名,可见房屋主人是希望自己及后人能金榜题名!财运亨通!好上加好!
此门面之所以会令人眼前一亮,除了门楼的气势,实在是其上密布的雕饰太精致、太秀美:正门及两侧八字墙的檐下都雕有数层莲花瓣状的装饰带,若细细看去,便会发现每瓣花瓣之上还都雕有各种不同花卉……这样的雕饰实属罕见。除此之外,门额周围的青石上,还雕有栩栩如生的双凤牡丹、麒麟望月以及其他的古钱、文房四宝和珍禽异兽等图案。
“奎壁联辉”民宅的艺术性基本全体现在这座富丽堂皇的门面上,“奎壁联辉”民宅除了门面外,其少见的建筑纵深布局与保存完好的原始风貌同样令人感叹。
站在沿街的宅门口,透过第一道方形门框向内望去,可见其内还有一道又一道的拱形门框,层层递进,第一眼整座建筑便会给人一种穿越感……
穿过三道便门,才来到正宅前的院落里,正对大门的一道影壁与四周的院墙连为一体,使得宅子被包围在内,不仅增加了宅子的私密性,也增加了宅子的安全性,特别是那三道侧开的便门,在我的印象里也是不多见的。
“奎壁联辉”民宅也是整个驿前古镇中质量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建筑,如今已经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一座单体的清代民宅能成为国保的实在是难得。
眼前的这座老宅,果然是称得上豪华大宅,其进深竟然有七进,故该宅又称为“七进厅堂”,其内光天井就有11个,房间大大小小也有32间,特别是内部众多的设有拱门巷子都可通联,令外人行走其中,如同入了迷宫一般……





漫步驿前古镇之中,建造于清代的古建筑随处可见,除了宗族祠堂无人居住外,大部分的老屋至今依然有人居住于其中。这些老屋的共同特征便是占地规模宏大,建造工艺精湛,历经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尽管雕饰绘画均色彩斑驳,屋宇墙面均显破败,但依然保持着恢宏的气势。
这些老宅几乎幢幢都有精美的雕饰,而雕饰图案中,出现最多的便是莲花的图案,这应是与当地悠久的种莲历史有关,也是当地一种独特的乡土文化现象,因此驿前很早就有“莲花古村”之名。

这些雕饰中,每一幢老屋的门楼都堪称砖石雕刻艺术集成:如这座“奉先思孝”祠的门楼,其门上的三个“户对”便雕有三种不同的花朵图案,其门额上方是一幅精美的“鲤鱼跳龙门”浮雕,图案中那奋力跃起的鲤鱼,那云中穿梭的苍龙均活灵活现,实属雕刻之佳品;而“君子攸宁”宅的门框边向外展出一对小翼,很有特色……
漫步驿前古镇之中,脚下的鹅卵石铺成的小道将一幢幢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宅连为一体,古镇中那一条条逼仄曲折的小巷,两旁的深宅大院,高墙如屏,光影斑驳……穿梭其中,自是方向难辨,仿佛闯进了一处清代古民居组成的迷宫之中……


古镇之中未见常见的流水明渠,但却不时可见形状各异的池塘散布于村中,这些池塘的设置于风水中自然是敛水聚气之意,但更多的还当是日常生活之用,不仅可以用于种莲,若遇火灾也可起到消防供水之用。
古镇镇中无水,但镇外却有旴江支流,故而在古镇临水之处也建有不少宅子,其中有一座就筑于水边的大宅,隔水相望,形如一艘昂首前行的古时官船,特别是其宅基脚处,于水边设置了一条弧形的踏脚石块,这本来应是用于屋中人于河边汲水或洗涮之用,不过,远远望去恰如我们在河运中所见重载之后于近乎与水面齐平的船舷甲板……
此屋就是古镇中至今保存完好的一座被当地人称为“船形屋”的老宅,宅名为“清吸旴源”。
古镇所在的抚州地区,被发现的“船形屋”的清代老宅有4座,其中南城县和广昌县各1座,黎川县2座,之前,我曾经去探访过位于黎川县的一座“船形屋”,坐落于大山之中,规模更为宏大,据传曾经是清代“天地会”的据点,不知道驿前古镇的这座是不是也是如此。

由于在古镇中花费的时间太多,来到“清吸旴源”时,其大门已经上锁,未能入内,遗憾之余也只能观其外观:大门面河而建,朝着东南方向,是一座四柱三开间两楼的牌坊式门楼,门楣上有一行书题刻“清汲盱源”的匾额。宅内的建筑沿着河流的走向依次排列,如同船只的各段船舱,特别是整体建筑的中段,是一重檐亭式屋顶的水阁式观景建筑,其更象是一艘大官船的船楼……
落日余晖中,这座临水而建的古宅,还有那清清河水,河面上那绿油油的水草,一架纤细的板凳桥……无不散发出一种江南水乡的韵味……
自从附近的中国莲花第一村——姚西村,以数千亩莲花池而于2016年荣获“最大的莲池”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并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观赏性最强赏莲区后,驿前古镇虽然也成为景区的一部分,但相比于盛放的莲花,其更象是一粒沉睡于时光之中的古莲子,朴实无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