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法兰西,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拿破仑•波拿巴。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造访巴黎,这座城市处处都有这位法兰西伟人的影子,这座城市几乎见证了这位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的荣耀一生:
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拿破仑在罗马教皇庇护七世的注视下,身着绛红皇袍,手持权杖,从教皇手中拿下王冠,为自己加冕登基;
1806年,为了纪念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拿破仑下令建造凯旋门,并亲手放下了第一块基石,令人遗憾的是拿破仑没有看到它的落成,但是凯旋门却目睹了这位伟人的死后荣归。
1840 年 12 月
15 日,在隆重的仪式中,拿破仑的灵柩通过凯旋门,安葬在塞纳河畔的荣军院里。
巴黎,一个冬日里极为寒冷而清朗的早晨,我们乘坐地铁到达巴黎凯旋门 Charles de
Gaulle -
Étoile地铁站,从地铁站出来,一眼便望见了那座无数次在电影和电视画面中见过的法兰西及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凯旋门。
今天,我将从凯旋门步行至荣军院,从而走过拿破仑的荣归之路......
以凯旋门为代表的“帝国风格”艺术,一直随着拿破仑的沉浮荣辱而胜败兴衰,凯旋门则是其中最为著名,最为有代表性的建筑。它是拿破仑英雄主义的一个缩影,这座写满了法兰西胜利与出征的英雄事迹的建筑,依旧矗立在在巴黎的市中心,也成为巴黎游客最为青睐的景点之一。
晨曦中的凯旋门是那样的巍峨庄严,与远处的埃菲尔铁塔遥相呼应,一轮朝阳正从凯旋门那拱形门圈对面的香榭丽舍大街的尽头缓缓升起,而此时的凯旋门下却早已是车流川流不息......
凯旋门的正下方是无名烈士墓,里面埋葬着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墓碑上的文字写道:“这里安息的是一位为国捐躯的法国士兵,1914-1918”,事实上这名无名战士不仅代表着在一次大战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官兵,也代表着二次大战中死难的法国官兵,以及所有为法兰西献出生命的无名英雄......
从1923年起,墓前便安置了一盏长明之火,象征着生命的不息,这团火燃烧至今,从未熄灭,即使是在二战巴黎被德军占领期间......
平日里,无名烈士墓旁鲜花不断,每逢停战日等重大纪念日,法国总统也会亲临烈士墓,向无名烈士献花哀悼。


视线从无名烈士墓前上移,便能看见凯旋门正面两侧门柱上的两幅著名的浮雕:右侧门柱上的那个展翅的自由女神后跟随着朝气蓬勃前去出战的战士的雕塑是“志愿军出发远征)”即著名的“马赛曲”;而左侧则表现了拿破仑大捷归来后举行庆祝胜利仪式的欢腾场面。在凯旋门的另一侧的两侧门柱上也有两幅浮雕:“抵抗运动”和“和平之歌”。这些不朽的艺术杰作在世界美术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

迎着东升的朝阳,我们漫步在香榭丽舍大街,冬日清晨的大街上虽然少了一些热闹的气息,但却显得格外的宁静祥和......古典的建筑,新潮的品牌旗舰店,此时都沐浴在金色的朝阳之中......
香榭丽舍大街的克莱蒙梭广场上,一座体现戴高乐将军正以健步进入巴黎城的姿态的雕像出现在我们眼前......从这里我们将转向邱吉尔大道,并走向塞纳河畔。
走在大道上,一眼便能被右手建筑一角那座动感十足的四马战车塑像所吸引,这座建筑便是大名鼎鼎的大皇宫,与埃菲尔铁塔同为举办1900年世界博览会所兴建的。世博会后,其他建筑几近拆除,独留下巴黎大皇宫和埃菲尔铁塔这两座建筑作为法国及巴黎市的象征。

大皇宫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结构均体现出超乎寻常的新颖与独特,正面的传统古典主义宫殿风格,特别是那两侧长达数百米的高大的柱廊,还有丰富的雕饰,无一不反映出典雅雍华的艺术风格,便是其作为传奇建筑的最伟大之处,则是其隐藏在古典主义风格之后的那座华丽宏伟的玻璃穹顶,这座被称为“Nef”的玻璃圆顶中殿占地13500平方米,高达35米,直至今日依然是欧洲最大的玻璃顶建筑。
正是这独特的建筑风格与新颖的建筑结构让巴黎大皇宫成为古典主义、新艺术主义以及玻璃构造的伟大结合品。
与大皇宫隔街相望的则是被称为“小皇宫”,这是一组纯古典主义宫殿风格的建筑,它那与众不同的拱形门廊,特别是建筑师大量的采用古典柱形和雕塑装饰占主导地位从而使得这座建筑成为古典主义精华建筑,而它那扇吸睛的金色的栅栏大门,则历来被视为法国建筑物铁饰艺术的杰作之一。
就在小皇宫旁的绿地上,英国首相邱吉尔塑像静静的伫立在那,这是邱吉尔极为少见的身着军装,拄着拐棍迈步向前的形象,与大街另一头的戴高乐将军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英法两国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冤家,而在法国的首都的中心,不仅有英国首相的雕塑,而且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条大街,这恰恰应验了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