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而成就伊斯坦布尔的便是那条博斯普鲁斯海峡,一条窄窄的海峡把一座城市一分为二:海峡西岸是欧洲,东岸则是亚洲。两岸皆是昔日三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都城的风光。
船游博斯普鲁斯海峡一直被旅行者公推为在伊斯坦布尔旅行时必做的一件事,曾经有人说过“观赏伊斯坦布尔最佳美景的地点,不在欧洲那边,也不再亚洲那边,而在连接两边的海峡上。”对此,我自然也不能脱俗。这不,到达伊斯坦布尔,安顿好酒店之后,我立马着手确定当天的BOAT
TOUR。
船游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公司有很多,有不同的时间与线路可供选择,而我则选定了BLUE
BROTHERS公司的SUNSET TOUR的线路,下午17:00从码头出发到19:00返回,全程2个小时。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登船,就是因为已经无数次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画面:黄昏时沿岸现代建筑与宣礼塔、拜占庭式的穹顶相互错落,海鸥遮天蔽日,盘旋翱翔,当日落时分,轮船便会载着游客驶入伊斯坦布尔最魔幻的画面……
接送我们的车辆驶过横跨著名的金角湾的加拉塔桥,来到位于伊斯坦布尔欧洲区新城一侧桥堍的卡拉柯伊码头,我们将从这里登船开始SUNSET
TOUR。
码头的对岸便是伊斯坦布尔欧洲区的老城区,从这个角度望去,天际线上密密麻麻耸立着的都是宣礼塔的尖尖,还有新清真寺、圣索菲亚教堂那巨大的穹顶,此时的我完全想象不到落日时分的它们是何等的梦幻……
游船驶离码头,船头向北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驶向海峡的深处。
独立船头,远远地便能跳望见水色湛蓝的海峡之上一座宏伟的吊桥模跨两岸,在阳光中闪耀着光芒如同一条翻腾于水面之上的金龙,那便是传说中的博斯普鲁斯大桥,今天终于亲眼得见其真身。
从海峡的游船上欣赏伊斯坦布尔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海岸附近城市布局、建筑物以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尽收眼底。
与老城区完全不同,新城区一侧的建筑多为新式建筑,依着地势,错落有致,而目光越过海岸线,则望见更远处的城市天际线上也耸立着不少高层建筑,彰显着这座古老城市的现代化的另一面。
海岸上出现了一座伫立着两座尖尖的宣礼塔的清真寺,这是1853年由苏丹阿卜杜勒麦吉德一世的母亲——贝兹米·阿莱姆苏丹皇太后着人兴建的多尔马巴赫切清真寺,而给它做背景的则是一幢通体包裹着蓝色玻璃幕墙的现代化大厦,那是著名的五星级的丽思卡尔顿酒店。
清真寺旁,一片体量庞大的欧洲宫庭时建筑群正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待游船驶至其正前方,可以清晰地看到主体建筑那经典的巴洛克风格与精致的奥斯曼装饰巧妙融合在一起的风格,绵延600多米长的建筑群,那些细腻的大理石立面与湛蓝的海水交相辉映,气势恢弘且又显得豪华而不失端庄……


这组建筑群是俗称“新皇宫”的多尔马巴赫切宫。
19世纪中叶,土耳其苏丹厌倦于老皇宫(位于老城区的托普卡珀宫)的生活,下令在海峡边建造一所欧式标准的新皇宫并于1856年建成,其富丽奢华的程度远超过当时欧洲任何一座皇宫,不过,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已到了垂暮之年,数十年后,昔日辉煌的帝国被共和国终结了,而共和国时期,这座宫殿还继续承担国事用途,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国父凯末尔便是在这座宫里去世,直至今日,新皇宫仍被用于接待国宾,参观它可不是件易事,此是后话。
欧洲区的海岸线上充分体现了欧洲人崇尚的生活气息,随处可见遮阳伞与沙滩椅。
当一座门前码头上停着一艘豪华游艇的建筑呈现在眼前时,这便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四季酒店。四季集团在伊斯坦布尔一共有两家酒店,其中由以这家从一座19世纪的奥斯曼帝国宫殿修复而成的酒店景色最佳,坐落欧洲,面向亚洲,窗外便可180度欣赏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风光。
伊斯坦布尔就是个享乐之城,欧洲区更是奢华酒店扎堆,这不船刚驶过四季酒店,海岸线上便又出现了一座宫殿式的建筑,这的确曾经是一座皇家宫殿,名为塞拉宫,后因失火而被废弃,1987年,皇宫的主体建筑被重建,变为了一家酒店最为华丽的一部分。这个酒店就是伊斯坦布尔塞拉宫凯宾斯基。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酒店,没有哪个酒店有能力营造如此华丽的外观,那些精心雕琢的石柱、台阶、墙壁都在诉说着奥斯曼帝国的辉煌历史。
紧挨着凯宾斯基酒店的是一片黄墙红顶的建筑,建筑旁空地上还竖着一根桅杆,可不要小看了这座建筑,这是贝希克塔什阿纳多卢中学,据说是伊斯坦布尔最好的学校。
很快,我们的船离博斯普鲁斯大桥越来越近,不过,未到桥前,我却被位于桥下的一座在夕阳中泛着耀眼光彩的清真寺所亮瞎了眼,是奥尔塔柯伊清真寺,建于1853,是新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的风格,若不是那高高的宣礼塔和大穹顶,一定会被误认为是哪位苏丹的宫殿。
当船从博斯普鲁斯大桥下通过时,望着头顶上那一片薄薄的桥板被两根如满弓的吊索提携着,那巨大的高度与跨度,依然令人提心吊胆,不过,上世纪70年代,能建造这样一座大桥,还是值得赞叹一番的。
从这里回望桥下的奥尔塔柯伊清真寺,此时它正整体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逆光中的身影与水面上如撒布金箔的光影辉映,已经呈现出一种魔幻的气息……
游船继续沿着海岸线北上,不时,海峡上有巨大的货轮从我们的身旁往来驶过,这座海峡重要性可不仅仅是欧亚分界线那么简单,这可是扼着黑海通向外界的咽喉啊,当年咱们的航母辽宁舰的母体便是从这里费劲周折才能以通过前往中国的。
第一座博斯普鲁斯大桥与第二座大桥之间这一段的欧洲区海岸线上是大量的依山而建的住宅区,海岸边的水面上停泊着大量的游艇和帆船,更可以看到海堤上不少的市民在那悠闲地垂钓,真是羡慕伊斯坦布尔人这得天独厚的生活环境啊…..
在到达第二座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前,海岸边的山丘上出现了一片由城墙与塔楼共同组成的堡垒建筑群,这是建于1452年被称为欧洲堡垒的如梅利堡垒。
过第二座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后,我们便调转船头横跨海峡并沿着海峡亚洲区的海岸线折返回出发码头。
伊斯坦布尔的亚洲部分城区明显绿化覆盖率要比欧洲区强太多了,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海岸线上多以居住区为主,海边和山上建有众多别墅,估计是富人们钟爱的地区。
亚洲区海岸线上最显眼的建筑就应该是有着两座尖塔楼的Kuleli
军事学校了,这座建于1512年的建筑曾经是土耳其最古老的军事学校,另外比较显眼的就是两座奥斯曼巴洛克风格装饰的宫殿式建筑了,那里曾经是苏丹的夏宫。
不过,在沿着亚洲区海岸航行时,我的注意力已经不在海岸上的建筑了,因为此时正是落日时分,海峡上跨越欧亚两大洲的落日景色是这一生中难得一见的美景:
一轮落日悬在城市欧洲区的上空令这片区域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影之中,而那些高大的现代化建筑在阳光的衬托下则显现出它们时尚且挺拔的身影,而落日时分的博斯普鲁斯大桥更是显出它那气势如虹般的英姿……
一轮落日终于是日沉西山,而远处的天际线上也终于显现出“霞随落日西山卧”的景象。

当天边唯剩满幕金色的霞光时,我们的船也来到海峡口处,前方便是相对宽阔的马尔马拉海了,就在航道中间偏左靠近亚洲区海岸的海中有一座稍许露出水面的小岛,岛上建有一座塔状建筑,这正是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重要地标之一:少女塔。
这座建于拜占庭时期的建筑正因为其处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马尔马拉海的交汇之处,竟然还成为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被标签次数位于世界前列的拍照点。
游船并没有急着返回码头,反而载着我们漂荡在附近的海面上,而这一刻伊斯坦布尔那魔幻般的场景开始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欧洲区的新老城区尽收眼底,新城区古老的加老塔的存在依然宣告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不可磨灭,而老城区海岸线上那一座座清真寺,那一根根宣礼塔于暮霭中的剪影更是这座古老的帝国之都的经典场景……
海鸥在宣礼塔间,在清真寺的大穹顶上盘旋,一轮新月已然高挂于天空之上,而此时天地之间的霞光并未褪尽,这意味着此刻伊斯坦布尔的上空依然是日月同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