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高速,进入前往平乐古镇的县道。道路两边密生的葱茏翠竹遮天蔽日,俨然构筑成了一条竹林隧洞,驾车穿越其中,幽长得如同钻入一条时光隧道,而隧道的尽头仿佛便是那千年前的大汉王朝。
当一座彩绘的牌坊在车前出现,上书的“平乐”二字便已昭示平乐古镇就在眼前。
牌坊旁的苔泥斑斑的砖墙上阴刻着汉代朱雀、白虎的图形。朱雀、白虎是中国神话中四方神灵中的两位,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而平乐正位于成都的西南方向;二神的图形变形众多,之所以用汉代的图形,则是因为平乐古镇于汉代形成,其后成为“茶马古道第一镇”、“南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




在古镇外将车泊妥,随意便就近从东面的入口进入了古镇。

此时,已经阴沉了许久的老天终于憋不住下起雨来。望着雨中的古镇,行走在被雨水浸湿泛着水光的石板街上,心中暗自欢喜:且不说风雨迎贵人之说,这雨中的古镇自是别有韵味。
一座挂着“江西街“牌匾的古式牌楼当街而立,此街是平乐古镇33
条老街中保存较好的一条,与古镇的标志之一:乐善桥仅一街之隔,于是我决定先去访一下古桥。
从江西街街口又拐走入一条街巷,没走几步,便感觉味道不对,这条街巷两边的建筑虽然采用了古法修筑,但明显能感受到其是新建设的,仔细一看介绍才知道这是一片名为“平沙落雁”的仿古街区,由一系列建于古镇核心区之外的具有古典风格的雕花楼台构成,作为平乐古镇母体的衍生。
行走在这样的街区,我忍不住用审慎的古镇观来打量这里的一切。好在无论是鳞瓦飞檐,还是雕窗彩画,甚至是门里门外的摆设,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古韵十足,特别是这里装饰典雅的精品客栈,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这样的配套对于来探坊平乐古镇的人说,又多了一个在此驻留一夜的理由。



对于这样的古镇开发我是不排斥的,只要它不破坏古镇原有的风格,能给古镇带来时尚高雅之风,又何尝不可。
“平沙落雁”街区的临江广场旁便是著名的乐善桥。
这是一座建于清同治元年的七孔平板石桥,桥身皆由红砂石砌筑而成,如一条赤龙横卧江上。从桥头处望去,桥面远高于桥头处的河岸,人们过桥必须拾阶而上,这样的桥头在江南水乡司空见惯,但多数应是拱桥,但从侧面看去,此桥却是平板,更有意思的是,细看去竟然发现其桥洞并非常见的半圆拱型,而是呈下圆上尖的桃型,这样的造型在我所见识过的古桥中十分罕见,堪称川西一绝。

乐善桥头的石雕工艺十分精致,虽然护桥兽已然有些残缺,但古意盎然,不愧为“邛崃第一桥”之美誉。
立身于乐善桥上,但见一条水面宽阔,水流平缓,水色澄碧,水形如练的江水从烟雨笼罩下的朦胧山峦处缓缓而来,穿镇而过,又从桥下缓缓而去,这条充满灵气的江水便是白沫江。
从桥上望去,青瓦如鳞,屋脊层叠的古镇座落于青山碧水之间,两岸枝繁叶茂的老榕树的映之下是一座座临江的吊脚楼和水码头,烟雨青黛间,平乐古镇便沉浸在一幅水墨诗画之中了……
重返江西街青石铺就的小街古老而雅致,只有走在这些老街上,才能真切地体验川西民居的特色。街上所有的建筑都是土木结构,典型的川西民居,没涂任何油漆的二层房子历经沧桑,昭显着这里的历史底蕴。






连接着江西街的是长庆街,其街口便是横跨白沫江的另一座古桥:兴乐桥。
兴乐桥所处的位置正是古镇的核心区,桥头的两棵黄桷古树是平乐最经典的风景,这两株古树,树冠遮天蔽日,千百年来,平乐的百姓祖祖辈辈都享受着它们的庇荫,据说这两棵树极具灵气,以手触之可除百病,故直至今日,人们还是习惯于来古树下挂符许愿,祈福求安……
兴乐桥头与长庆街相对的是福惠街,这一带古称上河郡,现如今街道两边依然保留着一水的灰瓦两层民居,当我从客栈的二楼凭窗望出,见蒙蒙细雨中那红灯绿树灰瓦的景致,即时便决定在这里住下了。
平乐就是个休闲的天堂。待雨停歇后,便来到楼下被雨水冲刷得一尘不染的街上,随意找一家茶摊,选一个最舒服的位置坐下来,品一杯当地的绿茶,唇齿留香,神清气爽,就这样坐在这里发发呆、打望从街上过往的美女……就是如此的随意和巴适……
不知不觉中,时光已如门前流水而逝,一转眼天色已然见暗,腹中已是肌肠辘辘,于是起身来到福惠街头王氏老面馆,点上一份“钵钵鸡”,再来一碗奶汤面,何等的美味,无语言表,唯有不停眨巴嘴的份……
吃饱喝足,便沿着石梯巷道从临江街市下到江边散步,当地人将这种巷道叫做“水巷子”,是过去人们在江边用水的必经之路。
兴乐桥往上游的这一段的江水与江岸与下游乐善桥段的截然不同,江面不仅开阔而且水流湍急,江中上游,有石堰一座横亘于江水之上,此堰不仅将来水阻拦,而且还利用伸展自江岸边的两条纵向堰坝将江水分流至江岸两侧,形成“内江”与“外江”之分,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独特景观,如此一来,近岸处的水流因分流后而流速平缓,水位也有所提升,江水可漫至岸堤的沿口,于是两岸的居民,只需往水边一蹲,江水便触手可及,洗涮起来自是格外方便;至于那提升的江水随时可从堰上漫过,流入水位较低的主河道,所以两岸的居民也不用担心江中涨水而淹上岸堤……相传,这项水利工程,仍大禹治水的功绩,无论真假,川人善治水却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啊。







夜幕降临时,眼前已是在白沫江上游的所在,感觉这里的江面于暮色中忽然沉静了下来,几乎感觉不到江水的流动,青幽幽的江水如同平镜,将江边郁郁葱葱的林木和停泊在岸边的竹筏全部倒映在水面之上,眼前的景致犹如梦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