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2017-10-11 20:07:20)
标签:

旅游

汽车

自驾游

国内游

古镇系列

分类: 古镇系列
      九年后再次重走都柳江畔的321国道,完全是因为摆贝苗寨。
      在黔东南的众多苗寨中,说起摆贝苗寨, 知道的人不多,去过的人更少,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摆贝苗寨建在高高的山顶上,几百年来,人们进出苗寨一直都是靠步行翻山越岭才能到达,正因为它的高远,因为它的难走,所以极少有人光顾这个原始丛林中的苗寨,也正是因为去的人比较少,它那古朴的风俗,完美的生态,才得以完好保存。
       我之所以专程去摆贝苗寨,并非只为了原始风光和风土人情,而是为了去寻一件宝:传说中的百鸟衣。
       摆贝百鸟衣被称为生命图腾的活化石,“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诗”,摆贝苗族服饰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说中的百鸟衣,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刺绣而成,用苗族土布和红、黄、绿、蓝等锦缎丝绸拼合,上面绣有花、鸟、虫、鱼、蝴蝶等生命图腾物,裙摆由若干块刺绣品组成,特别是其裙摆的最下面一圈是一排美丽的百鸟羽毛。
      车至兴华镇的路口,我已经做好了徒步上山的思想准备,不曾想政府已经修好了一条通往摆贝苗寨的水泥路,我想都没多想就驾车往山巅而去。
      拐过第一个山路弯,我已经是神经紧绷,如临大敌了:实在是这条水泥路,又陡又窄,弯多弯急,最要命的是关键时刻,车子的喇叭不响了,完全没有办法用声音提醒对向的来车,急得我恨不得将身子探出窗外,用喊声去开道;道路太窄,根本无处调头,于是我只能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往山上开,幸亏一路车少人稀,我算是逃过一劫。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上山的路虽难走,风光却极好,车窗外山林茂密,梯田层叠,袅袅山岚将山间的清越鸟鸣和清新异常的空气扑面送来,令人无比舒畅;车至半山,已然可以望见山巅之上那鳞次栉比的村寨如同一座座空中楼阁一般,果然是应了贵州的一句俗语“侗族住水边,苗族住山尖”。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驻车于寨口,向寨中望去,只见依着山势,层层叠叠的都是屋顶,每座屋顶除了灰瓦覆顶外,还都用白色的颜料将屋脊与屋檐抹出一道道白色的线条,使整个被丛生的绿树包围着的村寨显现出清晰的轮廓来……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寨子里的屋子基本上都是二至三层的木屋,楼下是堆杂物、养家畜的,楼上用于住人,不少人家的楼上、屋外都凉挂着染好色的土布。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在寨子里走了一个来回,几乎没有看见村民,只见到一位老妇人做在屋前望着山下发呆,趁着她起身回屋的空当,我坐到她的位置上向山下望去:视线越过灰白的屋脊,可以见着上山的公路沿着山腰蜿蜿蜒蜒,尤如白色飘带;远处山岭起伏,梯田层叠,山脚下的都柳江此刻已是一条碧玉长带,在群山丛岭之中显得份外温婉……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好不容易,在出寨的路上碰见一位苗家妇女,她正领着小儿子在收拾自家染制好的土布,我向她打听谁家有传说中的“百鸟衣”,她告诉我,平时不能拿出来见人,只有过节的时候才会穿出……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没有亲眼见到“百鸟衣”真是无比失落,好在高山之巅的摆贝苗寨就如同被老天有意无意间遗失在山间的一块璞玉,平凡的外表下却蕴藏着待人发现的璀璨。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此次重返黔东南之前,还听说榕江县有个叫空申的苗寨,那里的苗族妇女终年身穿五寸长的超短裙劳作生活,且历史悠久,因此被称为短裙苗之乡,只是由于身居大山深处,加之交通不便等原因,至今仍鲜为外人所知。
       榕江县两汪乡的空申苗寨位于离县城有94公里的月亮山腹地,山路弯弯,路途遥远,幸亏是自驾,否则还真没法去。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清晨,早早地出县城,沿着水雾袅袅的平永河一路北上,这一路的风光令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黔东南的山青水秀和纯粹质朴。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一路的秀丽风光,羁绊着我前行的脚步,就这样且停且行的,到空申苗寨时已近中午。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空申,苗语叫“欧溪” ,意为“清澈的小溪”,果然,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寨旁流过,而溪谷的四周则是山峦起伏,林木葱葱……
      苗家的村寨,自然是依山而建,一座座木制的吊脚楼鳞次栉比地隐列于四周的山林之中,于是顺着村道向寨子的高处走去……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站在寨子的最高处,云天之下,是一座座翠绿的山头,漫山的则是秀竹古木,更有一畦畦梯田围绕四下,一幢幢古朴的吊脚楼、粮仓林立于田间地头,眼前的世界,仿佛便是一个世外桃源……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空寂的寨子中,难觅人影,唯有一位孩童从木制的围栏中探出身来,好奇地打量着我这位不速之客。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好不容易在村中发现几位苗家妇女的身影,她们与其他地方所见的苗人不同,没有盘头或顶着硕大的头饰,而是头戴着一顶形状奇特的“人”字形尖顶帽,一根丝织彩带将帽子系在头顶,而帽子于脑后则有一布片遮挡着肩颈,上身着斜襟黑色折袖短衫,袖口短而宽大,但其下身却多着裤装,没有见到传说中那五寸长的超短裙。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这样的服饰,特别是那独特的帽子,据说是在苗人还未曾有布料时,为了遮蔽风雨烈日和虫蛇的侵袭,苗家的先人们就用树皮折成尖尖帽戴在头上,披在颈后。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这些苗家妇女多赤脚,这样在大山里生活和劳作比较方便,现如今,寨子里的青壮年男劳力大都进城打工去了,而留在寨中的妇女们则成为家中的顶梁柱,就象我所见的这几位,随便哪一位都可以担起百十来斤重的担子在山路上健步如飞……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黔行记:失落的摆贝与空申
      虽然,此次黔行,探访的两处大山深处的苗寨都没有看到想看的宝贝,但却也领略了大山深处苗寨那近似天然的纯朴气息,也算得上是不虚此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