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的碉楼多是以群落的方式集中兴建,比如说自力村碉楼群、马降龙碉楼群等,这些群落中的碉楼各有各的特点,却也布局和谐、相映成趣。
不过,开平的众多碉楼之中,也有散落乡间,遗世独立,自成一景的碉楼,其中日昇楼与方氏灯楼便是典型。
发现日昇楼完全是意外,实在是因为江门境内的碉楼实在是太多,如断线的遗珠般散落在乡间,于是我只是驾车在开平的蚬冈、金鸡、赤水等村镇的乡间转悠,随意在乡村公路上停车,总能发现值得举起相机将其定格的景致,日昇楼便是这样的景致。

在江门市赤水镇大同村的乡间,远远地在田间发现隐约有一处高大碉楼的身影,于是向着那影子寻了过去,待到近前,才发现,那楼影果然是处碉楼的所在,不过不是一座而是三座碉楼:两座塔形碉楼,一座城堡形碉楼。最边上的一座楼身为方形的塔楼,楼高6层,楼顶有天台,并在楼顶上修建了一个罗马建筑风格的圆形拱顶,从田间远远望去犹如一轮初升的红日,因此得名“日昇楼”,中间的一座5层的塔楼则是一个尖顶,被称为“翼云楼”,这两座塔楼和另一栋碉楼共同组成了一组有着西欧古典建筑风格的碉楼群,这三座碉楼错落而立,相依相偎,相映成趣,气度不凡。猛一眼望上去,总易令人错以为面对的是一处位于英国乡间的古城堡。


除了造型,这三座楼吸引我的是它们的水影:在它们的背面是一口偌大的池塘,池塘边树影婆娑,稻田成片,我冒险在水田间的田埂上跳跃着来到池塘的另一边,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倒映着三座碉楼和周边树木的身影别有一番韵味……临水的水影碉楼在江门众多的碉楼中实是不多见,自然也自成一景。


在乡间晃悠了一天,黄昏时返回开平的途中,特意又去了一趟自力村,只是为了拍塘口镇的方氏灯楼,在摄影圈中方氏灯楼的日落绝对是拍摄开平碉楼的经典画面。


方氏灯楼孤独地伫立在开平市塘口镇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这里四下平坦,独此处为高地,又竖起这5层高楼,可见建造者极为注重选址。

方氏灯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4层为挑台敞廊,第5层为西洋式穹窿顶的亭阁,第一眼望上去,就给人一种威严、坚固的印象,且又不失古典建筑的美感。

我到时,日头尚未落,月亮却已高高挂起在天边,这日月同辉的景致也是难得一见。

不过,若想拍方氏灯楼的日落之景,却得翻过灯楼所在的小山岗,到塘口墟的另一边去才行。


趟过齐腰高的杂草,一路上,发现灯楼周边全是坟茔,想必定是那漂泊异乡的游子死后魂归故里落葬于此吧……

灯楼另一边的坡下,是一条清澈的溪流,想法过了溪流,便可与方氏灯楼隔河相望,从这个角度望去,灯楼倒映水中形成绝美的镜像,又是一处难得的水影碉楼景致。

此时,日落西山,昏黄的日光,衬托出灯楼的剪影,空旷的金色天幕下,只有几棵相思树与灯楼为伴,夕阳里的灯楼,孑然静立,凝固成一道凄美的风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