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漫记之二   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2015-10-31 22:01:03)
标签:

旅游

古镇

国内游

汽车

自驾游

分类: 古镇系列
  很久以前,喜欢读中国抗战史的我,从二战云南史专家戈叔亚的文章中,知晓了在云南楚雄的大山深处有一个黑井古镇,那里隐藏着一段灿烂辉煌的黑盐文明。
  这几年,在昆明与大理之间来回跑了不少趟,但每次经过楚雄都是匆匆过境,自然也与黑井无缘相见,此次从昆明出发进藏,特意将黑井做为西行路上的第一站。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黑井位于滇川交界之处的大山深处,前往之路并不平坦,山路弯弯,一路之上著名的成昆铁路相伴于身旁。过黑井火车站不久,便来到古镇的游客中心,景区的大门造型很有特色,用赭红色的山石堆砌而成的大门上以黑底金字镌刻着“黑井”两个大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如此偏僻之地,参观古镇竟然还需要门票,让我略感不爽,但在进入古镇后发现全镇竟然有免费的WIFI覆盖,每处景点甚至还有二维码扫描后的讲解,着实令我对黑井的旅游开发刮目相看。
  一条龙川江将小小的黑井古镇一分为二,一座五孔的石桥横跨在江面上,此桥被称为五马桥,初建于元代,曾是黑井古镇进出的唯一桥梁。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初入黑井,不过江,于五马桥的桥头有一条浅短、狭窄且曲折的老街,街面条石铺就,街边铺台洞开,所谓铺台,就是当地住家在自己临街街面用红石板砌出的一个平台,并将各种物品摆在台上出售,买卖双方皆可一目了然,特别是盐道上的马帮牵着马便可以交易,十分方便,完全是昔时盐帮古道上的韵味;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老街入口处矗立着的一座红砂石砌成的牌坊格外的醒目,这座“节孝总坊”,是黑井、琅井、元永井三地87位贞节女因守节,获皇帝恩准兴建的,其周身布满雕工精细的浮雕和镂空雕,无论是建造规模还是装饰的华美程度都是云南地区所少见的,如今它自然也成为黑井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如今人可经五马桥步行过江,但车却得绕道古镇另一头的公路桥过江。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过江后才是黑井古镇的核心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里都是黑井的主要商业街,一条街上基本都是商铺、旅店、饭馆,尽管如今茶马古道上的盐镇辉煌已然不再,但昔时繁华与热闹的景象依然可以想象。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极盛时期的黑井,盐商灶户家家兴屋建房,给古镇留下了不少颇具明清风格的古民居,于是我选择了一座位于古镇主街上的王家大院客栈落了脚。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这是一座传统的云南“一颗印”式的四合院落,方方正正的天井之中鲜花、美树将整座老宅装点得生机盎然,我的房间正位于正厅对面的二楼,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传统住宅三四层瓦檐的构造,,每当降水,雨水便会从最上层的瓦檐依次流下,汇集在天井里,再从通往外面的出水口排到住宅外面,这在中国住宅风水中又都被赋与口彩,叫做“财源滚滚”和“肥水不流外人田”。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从我落脚的王家大院房间的窗中望出去,便能望见对面山上有一片似是庙宇的建筑,向客栈老板打听,知道那是大龙祠,从那里可以将古镇一览无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从客栈去大龙祠的路上,山脚下有一片空阔的场地,场边有一口古盐井,井边塑有一头黑牛,传说盐井的发现便得益于一条黑牛,于是人们把此井取名“黑牛盐井”,小镇也因此称为“黑井”。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山上大龙祠的全称应为“大井龙祠”,这一组建筑由山门、大殿、南北厢房和大戏台等组成,其山门的装饰非常精美,相较于中原地区的建筑,彰显出浓郁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装饰风格。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站在大龙祠门前的观景台上,可以看到深深的峡谷中,龙川江从中穿过,黑井古镇中鳞次栉比的古镇建筑群落星罗棋布于江的两岸,远远的则能望见连接峡谷隧道的成昆线铁路大桥。
  从山上原路返回,重新走进黑井镇中那古色古香的保留着传统风貌的街巷之中,窄窄浅浅的街面全部用红砂石板铺就而成,一些石板上长年累月行走此处马帮留下的马蹄印还依稀可见,古镇中绝大部分历史建筑,无论是门廊,还是院墙几乎都是用当地特有的红砂石堆砌而成,在高原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黑井古镇中最气派的建筑群--武家大院却深藏在一条曲折的街巷之中。这片依山面水,坐西朝东的建筑群,不仅大门朝北,而且开得也十分的隐晦,但这一切都不能掩饰住它与生俱来的华贵气质:单说这大门,四柱三重檐的门楼,两根砖柱上绘有精致的水墨山水和花鸟,两根油浸木柱则由蹲于雕有图案的须弥座上的石狮驮撑着;雕梁画栋,镏金饰粉,好不气派。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从正门进入,大院里面的建筑是一横三纵的布局,上院的两个封闭的四合院与下院的两个三方一照壁开放式的院落组成一个“王”字型,建筑规划中这“王隐其间”的构思真的是妙不可言。整座大院的墙头檐下都绘有山水、花鸟、戏曲等图画和诗词,正厅、对厅和厢房都装有格子门,门的上部用花格装饰,以利采光,下部由木雕装饰或素面,窗户都有雕花装饰,或为小六边、或为小四边,图案各不相同,从内向外望去的景致自然也不同。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整座院落的建筑风格富有云南少数民族民居的特色,但其院落花园中的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却依然有着传统山水造园的韵味,过去,在黑井这样偏蛮之地竟然能造出如此规模与气势的建筑也足以彰显主人的阅历与财富。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不要以为黑井只是一个因盐而富的蛮荒小镇,财富的积累,各地文化在这里的汇集交融,也在此形成了独特的盐文化。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黑井古镇中的文庙,正是小镇先人富而重教的标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坐北朝南于古镇尽头的黑井文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走过象征着人才辈出的孔庙典型建筑“棂星门”,经沣池,过大成门便来到大成殿前。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这座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为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其檐下那六层象鼻、凤头斗拱装饰着实难得一见。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黑井不大,可谓是弹丸之地,但却因为出产洁白胜雪的井盐而扬名四方,就是今天,当地所产的黑井小锅盐也是人们乐于采买的特产,据说,闻名全国的云南宣威火腿自古就必须用黑井之盐腌制才行。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黑井人究竟是如何制出好盐的呢?带着疑问,坐上古镇特有的交通工具,胶轮驴车前往古镇外围,龙川江边的“古盐坊”一探究竟。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这“古盐坊”曾是黑井制盐的核心地点,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巨大的水车、方方正正的卤水池、层层叠叠的晒卤台,在导游的讲解下终于了解了昔时黑井人是如何制盐的:
  首先,人们要先从盐井中把卤水背出,存入井口的卤水池内,然后用水车将卤水送至高高的晒卤架上缓缓浇下,卤水流经架上无数鱼鳞般的木片或稻草,流入层层叠叠的晒卤台,完成第一道的过滤工序;随后经过晒卤台上的晒卤工序,蒸发掉卤水中的部分水分,过滤掉卤水中有毒的硝后,再将滤净的卤水背至灶房煎制;经过复杂的煎卤工艺至卤水沸腾渐成稠状的盐沙,再舀到大锅里用炭火烤之,然后收工封灶。次日再将成型的锅盐取出。灶房出来的锅盐还要经过锯盐一分两半或四半,过磅“刷码子”(标重量贴税票)后,方成为官盐入库,而后由马帮、镖局经驿道运出黑井镇,运到南疆数省,运往边陲邻国。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用一天的时间便可将古镇转个遍。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晚饭时分,漫步于古镇街头,四处寻觅美食来犒劳一下自己,于是,走进了“会有堂”,点上一盘古镇风味的盐焖鸡,打上一壶古镇自产的“小灶酒”,自斟自饮,百无聊赖地望着门外那一盏盏在夜风中摇曳的大红灯笼,数着那从门前偶尔飘过的身影……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西行漫记之二 <wbr> <wbr> <wbr>云南黑井,大山深处失落的盐都(云南古村镇系列)
  酒到微醺时,心中忽然顿生莫名惆怅,一如这大山深处的千年盐都—黑井古镇一般的失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