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独山子大峡谷,重返国道G217后,我们继续驾车向南朝着天山脚下奔去。
很快,随着车前的公路依地势不断攀升,眼前的山体也显得愈来愈高大,我知道这是真的要进天山了,而且是要从北至南走独库公路最险的一段翻越天山!真正的考验就要开始了,心中不由得还是有些忐忑。

车一进入天山,便驶入了一条狭隘的山谷,曲折的公路始终左侧傍山右侧临水,灰绿色、条带状的奎屯河就在落差巨大的山谷底部奔涌着……


沿河谷行至尽头,前面陡然耸立起两座展露着裸露山体的高大雪峰,而原本是依山傍水的公路,在前方也变成了螺丝盘于两山间盘旋上升,我们驾车驶过高山台地上的一片冰碛湖,湖水的颜色一如山下的奎屯河是灰绿色的并不艳丽,但在两侧流沙如瀑,怪石嶙峋,毫无生气的巨大山体的映衬下,那汪湖水就如同荒漠中的生命之泉……


停车在此,环顾四下,三面都是高大的雪峰,仰头望去,正南面的山体上,“之”字形的公路如被利刃深深地刻划其上,就在接近山顶雪线的位置,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长长的防雪长廊。

那里就是独库公路上著名的哈希勒根防雪走廊,海拔3400米。看到这条长廊,我便知道前面就是独库公路翻越天山之路上的第一座达坂--哈希勒根。

驾车驶进防雪长廊,只见长廊一侧是千尺绝壁,另一侧则是万丈深渊,虽已是6月入夏,但长廊边还有常年不化的积雪;穿过340米的哈希勒根隧道后,忍不住再次停下车来,望着隧道口上“哈希勒根隧道”六个汉字,其蒙古语的意思就是“此路不通”,虽然只有短短的340米,却让这句千古流传下来的蒙古语意成为了历史,但直到此时,我们还并不了解这条让古语落空的独库公路其背后有着多么悲壮的英雄故事。


从隧道口往下是24公里的连续下坡,从高处眺望下去,远处是莽莽翠岭,眼前的山谷中,独库公路蜿蜒九曲,就在公路的尽头,就是绿草如茵的乔尔玛草原。





驱车驶过喀什河大桥,路边静默矗立着一座通体洁白的纪念碑,碑顶那一颗血红的五角星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格外的醒目。

几乎所有路过此处的车辆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停下来,人们纷纷走向那座纪念碑,不少人的手里都捧着刚刚从草原上摘取的芬芳黄花。
我们也随着人流前去一探究竟,一抬头,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乔尔玛烈士陵园”七个金灿灿的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走进烈士陵园的陈列室那一刻,我们仿佛就走进了独库公路的历史:一张张照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都清晰记录着,如实还原着1974年至1984年,
G217国道上独山子到库车段(独库公路),这段天山公路从开工建设到建成通车的那十年的峥嵘岁月;那墙上一个个鲜红的名字,一共168个,记录着为这条公路献出生命的168位英雄,他们当中最年轻的才仅仅19岁,正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铸就了这条英雄之路。



每一个走过独库公路的人都不会忘掉这些筑路的英魂,每一个路过乔尔玛的司机都会自发地来到纪念碑前或者献上一捧草原上的野花,或者点上一支烟,或者敬上一杯酒,或者深深地鞠上一躬……

“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竖起的路”,相信每一位驾车走过这条英雄路的人都会在心中为这条路,为这些人竖起一块永恒的纪念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