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武汉,沿G50沪渝高速(原汉宜高速)一路向西,行235公里,便是荆州。
荆州,古称“江陵”。扼守长江水道,上通川蜀,下达江南,其位显要,历代为兵家所重;三国时此处正处于魏、蜀、吴三方势力交界之处,为了这个地界,曹、刘、孙三雄之间是你争我夺,闹得是不可开交,更上演了“刘备借荆州”、“
鲁肃讨荆州”、“吕蒙袭荆州”、“关羽失荆州”的一出出好戏。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有谁能想到一部长达一百二十回的恢弘巨著--《三国演义》,竟然有三分之二的内容都与荆州相关,正可谓是“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更有人戏言,一部三国史就是荆州之争的历史,细细想来也不为过。
很久以来,我一直想去荆州看看,看看,群雄争的、关羽失的是一座什么样的城。
车一进入荆州境内,中国移动的短信就已经在提醒着我:三国古城荆州市欢迎您!下了高速不久,宽敞大道的尽头,便远远地望见了一座横亘着的高大城墙;当车轮碾过城外护城河上的九龙桥,从城门下缓缓穿过的那瞬间,城墙上“荆州城”三个金色大字在眼前一晃而过时,心中不禁一动:我真是到了荆州。
这里是荆州市的古城区,保存着完好的历代古城墙,老城区被一圈依地势而起伏,如巨龙般蜿蜒伸展,高大厚实的古城墙包围着,于是城内的道路与空间仿佛也一下子狭仄了许多。
方才,我们的车是从古城3座新城门之一的新东门入的城,离新东门不远,就是古城原有6门之一的东门,又称“寅宾门”,是过去迎接来使和宾客的城门,城上有城楼为“宾阳楼”,此处门楼壮观,瓮城也最大,现为古城的东门风景区,很是热闹。
我没有在东门停留,而是驾车穿城而过,直奔古城的西门,因为据说在西门能看到最原滋原味的古城风貌。
车至西门,城门附近有几个小市场,环境显得有些杂乱,没有城楼的西门和那片古旧的城墙静静地在那矗立着。好不容易在城墙下停好了车,决定先城里城外地走走看看:古老的西门,城门洞也显得很窄很小,一条由大块大块的青石铺就的城道通向城外,穿过城门,走过瓮城,门里门外的道边都是一些摆摊的小商小贩,令原本就不宽敞的城道更显拥挤;城墙外是沿城的护城河,河边垂柳掩映,一条整洁的小径,顺着城墙根,向两边伸展开去,不时有悠闲的荆州人,溜着狗儿,从城墙下走过;抬头望着古老的城门,门洞上方旧迹斑驳的城墙上、砖隙间长满了萋萋芳草,随风摇曳,虽然略显残败之象,但却是很真实,很有历史感。
登上荆州古城墙,城里城外的风光尽收眼底,漫步于城墙上布满青青幽幽的苔草的步道上,手指间触摸着身边整齐划一的城墙垛上也不知是否是古时刀箭所留下的那深深浅浅的印迹,一时间,眼前浮现出城里城外,城上城下,刀来剑往,将士浴血厮杀的情景,耳边响起阵阵金戈相击之声……
忽然传来的一阵阵清脆的铃声,伴随着阵阵吆喝之声从城下传来,也将我从虚幻中唤醒,我探头俯身向城下望去,但见城门洞处,车来人往于城里城外,川流不息;买卖之声不绝于耳……这才是今天的荆州。
下得西门,驾车沿着城墙内的绿树成荫的环城道向大北门驶去:刚才在古城墙上行走游览的感觉,象极了古城西安与平遥,但此时沿着古城墙边驱车游览的感觉,却是胜于两城,唯荆州古城特有了。
东门是特设的景区,西门有市场,相比之下,大北门则显得门庭冷落了许多,不过却可以让我好好地寻古思幽一番。
大北门又称拱极门,这里原是通向中原和京城的古驿道出口,古时,人们就在此门下送亲朋好友远行,折柳相赠,祝福平安(因柳同“留”音,折柳相送从汉时便成为一种风俗),故大北门又称柳门。如今的城门下一条石板路,路石面光如镜,几可照人,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从这里进进出出,也不知道此路承载了多少古城的悲欢离合事。
与东门一样,大北门上也有一座城楼,名“朝宗楼”,与东门新修的“宾阳楼”相比,光彩虽暗淡了许多,但却多了几分古朴,此楼是荆州古城墙上现存的唯一一处古城楼建筑。
沿着城边砖砌坡道上城墙,坡道的右侧是一蹬蹬供人行的步道而左侧是当年供军马上下的马道;三四个人正立于马道之上,时而听一女子讲述,时而弯腰低头,向脚下看着什么,一时好奇,凑了过去,原来是一位导游正在讲解荆州古城墙上极为珍贵的“铭文砖”,一边听着讲解,一边也低头寻去,这才发现砌成马道的城砖之上竟然真的多多少少都刻有文字,这些文字砖,字体各异,各朝各代都有,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记载了历代修建荆州城墙的漫长历史过程,若不是有人指点,还真是会有眼不识宝了。
古城的6座老城门均为二重门,内城外还有曲城,内外城各有一道城门,二门之间建有巨大的瓮城;孤伶伶的一个人站在瓮城之中,空旷的瓮城广场四周皆为高大的城墙,人在城下根本看不清那高高的墙垛之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唯有头顶显现一方天空,人在城中觉得自己是那样的渺小,情不自禁心生怯意。
看过荆州的两处城门,不难发现,古荆州的城池构筑真是十分的牢固:高大城墙基脚全部用条石垒砌,厚实的城墙则是用三指宽的青砖砌就,砖隙间更是用石灰糯米浆灌缝(据说粘合效果赛过今天的水泥城),门洞和城门框皆用条石、城砖砌成园顶,牢不可摧。难怪当年关羽对荆州古城颇感自毫,夸下海口“此城吾所筑,不可攻也”,还真不是“盖”的;可就是这座号称“铁打的荆州”结果还是被关羽自己给丢了,好在史说是被献了城,而不是被攻破,不然,关羽的脸可就真丢大了。
荆州,这座城池对于三国的蜀国与关羽来说,恐怕是千古的遗憾,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历史巨大的遗赠:无论是在城上,还是在城下,无论是城里,还是城外,我们都会为古城沉淀的那份历史的厚重所深深吸引,这座城身上有着太多的故事;只要立在这高大的古城墙下,就会在历史的烟尘中感受到一种岁月的沧桑,毕竟,这些城墙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矗立了上千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