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做报告,为何不能打瞌睡
(2014-09-18 10:58:21)
标签:
院士报告打瞌睡杂谈 |
对比或者反差,就容易引起关注。92岁和90后,院士和大学生,站着和坐着,报告和打瞌睡,有点好奇心的都会看这组图片。
一定要记得,有图未必有真相。还记得一年前的,中国大妈和外国小伙的事情吗,也是因为一组图片引起,当天上午的时候,大家挺外国小伙,当天下午的时候,大家反转挺中国大妈,有意思吗?
这一次,从直觉来说,和上一次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一,需要摄影师现场说法,你是否有选择的拍摄?比如,特意把趴着打瞌睡的学生作为前景,这个摄影手法没问题,很常见,但缺点就是容易让看照片的人产生误读。把照片放大了来看,远处还是有很多学生在认真听讲的。
第二,报告是下午做的,不知道具体的时间,从常识来说,下午开会,一般效果不好,因为人这个时候本来就容易打瞌睡。
第三,相信那些打瞌睡的学生们,内心里并没有想到这是对报告人的不敬,而是生理因素使然的多一些。
第四,在听报告的时候不许睡觉?有这个规定吗,如果有,这个规定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听报告本来就是人的自由,可以选择听也可以选择不听,和报告人无关。
还有个新闻,大家可以搜搜,2012年7月的时候,有个照片显示,在开某个会的时候,时任浙江大学校长在下面玩游戏。
第五,不要拿92岁的年龄,站着做报告等等来指责那些打瞌睡的学生,对大师的尊重和尊敬可以有各种方式,听报告打瞌睡并不代表不尊重和不尊敬。
第六,我们相信,92岁的院士,德高望重,见多识广,他肯定是不会计较这些的。
有记者独家采访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武廷海,他曾担任该院士的科学秘书。据他称,院士只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报告坚持站着半个小时,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我们也不能强求学生怎么样是吧?
这才是有容乃大,大师气度。其他人,就别瞎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