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加剧了小豆包家长的焦虑
(2014-09-05 13:27:58)
标签:
开学微信小豆包杂谈 |
新学期开学,很多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都会被纳入到一个新的群体——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或者博客群。
新技术层出不穷,老师们与时俱进,家长们也与时俱进,天大的好事,正所谓事物都有两面性,同样也带来了天大的烦恼。
1、“有的家长整天都在QQ群上说话,晚上11点了还拉着老师询问孩子表现。”
2、南京鼓楼区一位小学新生家长表示,半个小时不登QQ,就有几百条留言。“想不看又不行,万一老师布置什么任务错过了,孩子要麻烦!”
3、一天5000条聊天记录,家长看花眼了都。
看到这123,小豆包的家长们,你难道不想吐槽吗?也可能是有苦难言,新技术的使用,让家长恨不能直播一年级小学生们在学校学习和课间的每个细节。有的家长提出了这个要求,有的老师主动满足了这个要求,照片是最常用的方式,有学生课间的,有学生吃饭的,于是各种转发。老师随便发几个要求,于是各种求问。那些没抢到第一个沙发的家长们,于是各种互相询问。各种互相询问之后,这些内容也被家长们传递给了其他家人们,于是再度沟通和询问,很多家长都是“当局者迷”,但对别的家长的所作所为“旁观者清”,于是大家甘愿被套牢,甘愿被焦虑,这又何苦呢?
很多家长本来就处于焦虑状态中,新技术加剧了这种焦虑,但这不是新技术的原罪,新技术的本意是方便老师和家长的互动,不需要开家长会,不需要大家随时盯着QQ群或者微信群,但焦虑的家长们,变成了时时守望,心情可以理解,但结果呢,好像对减轻焦虑没有帮助,而是有反作用。反作用也影响了老师,有的老师,本来上了一天课,够辛苦的,下班后,本来可以休息,但遇到了白天忙碌的某些家长,他们在晚上发起了新的一轮询问,个别的家长,晚上11点了,还在提问,负责任的老师,只能随时恭候。
希望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现象,当媒体报道了这个现象之后,当老师和家长都意识到这个现象之后,大人们还是要拿出理性来,慢慢的,大家的热乎劲会消退的。就好像大家刚用微信那会,都想着建立各种群,都盼着加入各种群,一段时间后,群里基本没人说话了。
作为老师,也要适当引导家长们,不要变成对孩子在校活动的直播,还是想想没有新技术那个时代吧,各种信息不也是能够传递给每个家长吗?
新技术是个好东西,我们要善用,不用成为它们的奴隶,更不要把焦虑情绪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