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奶粉国家队  有“实”无名

(2013-09-26 09:12:25)
标签:

林涛

京华时报

配比

暴利

重点

9月19日,南方某媒体报道称,国家工信部已确定了奶粉“国家队”名单,伊利、蒙牛、飞鹤、完达山、高原之宝五家企业最终入围。同一天晚些时候,接受中国广播网采访时,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巡视员高伏表示否认。
最终的真相可能是,奶粉“国家队”应该是有“实”无名,因为高伏证实,乳制品工业协会将在近期集中推介一些高端乳粉品牌。《京华时报》的报道中补充到,“是乳制品工业协会,而不是政府部门,市场行为的事,政府部门是不能来做的。”高伏强调。
政府部门还是应该在该出手时出手,《羊城晚报》的报道显示,在此轮乳品行业整顿当中,工信部主要负责起草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就旨在通过重组、兼并收购,让一大批中小企业就此退出,并要形成一批具有品牌质量、能让群众放心的生产企业。
这里有几个担心。
第一,政府主导的做大做强,成功的例子有多少?因为兼并或者重组,是最典型的市场行为。
第二,推出国产高端乳粉,质量安全,购买方便,消费者肯定欢迎。只是,国产高端乳粉也需要明码标价,最好能公布成本,让消费者们更加明白。否则,难免会授人以柄:此前刚高调打击过高端洋奶粉的配方暴利,这次又用协会来推介国产高端奶粉,除非自身不暴利?
第三,在抓奶粉的同时,部分乳企又给北京的消费者出了新难题,液态奶成了紧俏品,在分析原因时,《北京青年报》采访专家称,奶企出于扩大利润的考量,前段时间调整了中低端与高端产品的生产配比,高端产品生产充分,中低端产品配比不足,这一配比策略调整,近期在零售市场被直接明显地反映出来,就是塑袋奶、利乐枕奶供应吃紧。
那消费者还要担心了,如果这些被重点推介的乳企都去打造高端乳粉了,那肯定还要占据部分奶源,那是否还会影响液态奶供应呢?
但愿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林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