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股市房市 |
股市的情况也是如此。
但是,在这一轮群体“非理性繁荣”下,不炒股,不炒郁金香,就意味着大众们再也住不起房子,买不起食品,甚至很难在这个国家的国土上生存。当食用油开始出现100元一桶,相比前年的60元一桶,大涨40元的时候,我们选择理性,还是不理性?什么才是理性的行为?
11月10日上午,重庆沙坪坝区家乐福超市店庆优惠措施引发市民抢购,导致了严重的踩踏事故,3人死亡、31人受伤。这是一起通货膨胀背景下,抢购特价食用油引发的人间悲剧。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和恐慌,历来就不是件小事。11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为6.5%,这是中国通胀十年来的最高位。
为了躲避通货膨胀的侵害,将资金放在股市、房市、金市,换取更高的收益,这是通货膨胀预期下个体理性的自然选择。这种个体的理性选择,很容易造成集体的非理性繁荣。为了集体的理性,个体又能作出怎样的选择,平民百姓的资金又能往何处去?
我们的政府总是在强调,通胀问题不是个问题,通胀是暂时的,通胀将会在未来缓解。可是我们看到,物价持续不断上涨,存在银行的储蓄不断贬值。我们的政府总是强调,股市有泡沫风险,大家要理性投资。可是我们看到,股市不断攀升,在短短两年内股市已上涨了近5倍,也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百年不预的财富神话。我们的政府也总是在强调,会增加经济适用房供应,会调控房地产。可是我们看到,房价陡然走高,已然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个通货膨胀的时代,我们能做些什么?个体理性会导致群体“非理性”,为了让群体更理性,难道让我们选择不理性?(2007年11月13日⊙和讯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