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淘电子书日记

(2011-11-16 20:41:46)
标签:

上海

商务印书馆

科学的生老病死

新浪爱问

译述

杂谈

分类: 淘书杂记

                              2010-06-04
   给子不语的博文《尼采的思想三阶段和一段旅途偶遇》写的评论:“读书的目的不在于获得本事,读书本身就是本事。为读书而读书最为快乐。正因为人们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所以人们的心灵就被遮蔽了,海德格尔说要去掉这些垃圾。现在人们所说的本事,都不是本事,充其量是‘末事’。”
   又在其《购书锁记》写道:“只要书在身边,书就处在被看的状态,那是一种原初的看,真正的看。它和我们都处在等待当中,处在彼此相看的状态之中。而那种买回来书,就忙着翻看,则是一种非原初的看、不真的看。”
    在杨龙的博客《邓丽君——一个时代的记忆》读后写了“我现在每天都要听着邓丽君才能开始工作。一般人在政治上都会很幼稚,因为一般人都不懂政治的本来含义。所以我们不必在政治上批评一个普通人。一个自由的歌手,她只要能自由的歌唱,并自由的获得大家的喜爱就足够了。忧伤最能打动人的就是忧伤,尤其是女人的忧伤。”
   《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域中的生存伦》靳凤林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一刷,378千字,5000册,定价:40元。格式:pdf,大小:11.1mb。单文件,下自新浪爱问。清晰度可读,序言第一页模糊,目录页模糊。其余部分清楚读着不费劲,看来制作者是完全可以做好的,可能是疏忽了吧。从这部书中,了解到29世纪2、30年代,出版过几部关于死亡研究的译著,《死之研究》H.Carringion著,华文祺译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生与死》A.Dater著,蒋丙然译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生死问题》E.Teichmann著,丁捷臣译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科学的生老病死》丁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诸字前似应加“上海”,以区别于后来的北京的商务印书馆。
   (元尚)

                淘电子书日记

    笺注:日记自五月以后,记得很零星,虽然也时时下载一些电子书,但都懒于记录,零星所记,也都是一时为之,终不能坚持。整理出来都放一块,以为淘电子书之纪念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