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玩业的最前方,迄今最全记录(之一)

标签:
北京古玩城潘家园文化创意首都博物馆文物修复杂谈 |
分类: 藏界藏话 |
咱北京人一说起北京的文化名片,潘家园准跑不了,这可是个国内外赫赫有名的地界儿。俗话说,盛世
收藏。这几年,老百姓闲钱多了,古玩收藏爱好者成倍增加,凭着自己的眼力淘换些藏品,捡漏也好,打眼
也罢,既有雅致之感,也不乏怀旧的意味,又是颇为时尚的事儿。而北京市潘家园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则
联系着海内外广泛的古玩收藏者、爱好者、经营者,也是最能给中外游客留下丰富想象的文物博览会之一。
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两大构成部分:豪华版古玩珍品圣地北京古玩城(A、B座)、大众收藏乐园潘家园旧货
市场。
北京古玩城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古玩交易中心、国内档次最高的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从前说起古玩市
场来,总是一个模式,面积多大,商户多少,位置多好,客流量多大?其实,这都是外表。
记者曾两度采访北京古玩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津生先生。那时候赵先生话多,总是希望多说说,这
回他来了个画龙点睛,对于古玩艺术品收藏市场来说,北京古玩城就是要引导回流、引领投资、导航古玩艺
术品市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现在国内各地建起的古玩城很多,可是经营都遇到了困难,有的甚至比较
萧条。北京古玩城,别看人来得少,可是家家都喜气洋洋的。”秘密在哪儿,“品质+品位+诚信”。赵董
解释:“品质,就是不论新、旧,比如白玉、水晶、珊瑚、象牙等都是全国品级最高,品味最雅的。品位,
是说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文化审美形式,在古玩城这里得到完好的结合。你们看,现在进了古玩城,就不是那
种东西一堆,档次不分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博物馆、艺术馆的感觉。诚信。古玩城建立了保真卡、承诺卡的制
度,古玩艺术品可退可换,改变了古玩艺术品市场不退不换的旧例。”把这三点结合在一起,就是古玩艺术
品市场的创意。
正是这种创意给这个已有二十年历史的古玩文化社区带来了新变化。换句话说,古玩成为社会生活关键
词,是随着北京古玩城一同流行起来的。
一位这里的老商户指着北京古玩城(现在叫北京古玩城A座)告诉记者说,古玩城还没有建成起来之前,
这里就是一片荒地,那时有不少人在这里摆摊卖菜,卖水果,其实就是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其中有些人连带
着卖一些旧货,有一段时间还有人卖过摩托车和汽车配件。虽说做买卖的不少,但一直都不是很景气,后来
在这里摆地摊卖古玩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就形成一个自发的古玩市场,开始没有名字,后来起了个名,叫北
京劲松民间艺术品旧货市场,这个名字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随着市场的发展,最后由北京工商局和北京市
旅游局两家单位合资,在这里共同组建了古玩城,于1995年正式开业。
番周折。到底是叫古玩城,还是叫旧货,这里区别大了。最后由主管部门敲定,同意使用“北京古玩城”这
一名称,牌匾上的五个大字由当时的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题写。“古玩城”这三个字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问
题,在当时古玩是不允许买卖的,北京古玩城的诞生对当时的文物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日后的古玩市场化都
起了积极的作用。
北京古玩城顺应时代发展,立足社会需求,在文化创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初步探索。古玩城市场二部的
人员陪同记者参观了北京古玩城新近创办的文物修复中心,目前,该项业务的开展在中国各大古玩城中为首
例,它受到了市政府、首都博物馆、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北京关海森文物鉴定科技有限公司及
相关机构和单位的鼎力支持与热心帮助。它以北京古玩城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丰富的商家资源为依托,整合了
部分民间文物修复人员,同时充分发挥专家权威优势,准确、公正面向大众开展文物修复珠宝检测工作。
港澳台地区及外国古玩经销商50余家,B座自2010年4月1日起试营业,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有100余家商户
,它将被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家“古玩艺术品不夜城”,其中港台商户占较大比例。在北京市潘家园文化创意
产业聚集区中成为一大亮点。(未完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