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一面

(2006-07-26 23:04:36)

电话接通了,那头闷声一句:是禹剑么?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后,那头停了一会,说了一个我熟悉的名字L

 

我认识他在5年前,俩人很是一见如故,L虽然生在广东,但体形做派都是一幅北方模样,生意做得很大,却没什么不良嗜好,就好个喝酒吃肉,哪怕只有他和我俩人,也必定是鱼翅、石斑,还要加果子狸的满满一桌。最后至少每人两大瓶啤酒,还总是生力这个牌子,到哪都点。

 

他称呼我的时候既不叫我中文名,也不叫我Jack,只是很广东地叫“阿J”,所以这次电话里郑重其事的问是不是禹剑,让我隐约觉得有什么事发生。

 

我习惯性的笑着说:L总,生意还好吧?

 

那头笑了一下,语调不那么自然地说:阿J,我破产了。

 

我皱着眉头,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反应,转了转念,我问到:L总,你今年多大了?

 

他有点意外,说:39了,快40了。

 

我笑着说:40了,还要再来过,辛苦啊。

 

他也笑了,说:是。

 

对话氛围总算自然了些。

 

他接着说:这次输得很惨,工厂没了,自己房产也没了,最后就保住了家庭,现在我住在Z市,每天就散散步,呵呵。

 

“你调整多长时间了?”,我问道。

 

“好几个月了,每天只能对着花草树木,电话打开,100个人里找不到一个可以联系的,现在心情平静点,正好翻到你,就想找人谈谈心,我实在是憋坏了,嗯,不影响你吧?”,他说。

 

我连忙说不影响,就这样在电话里知道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L大学毕业后就自己做开了生意,最开始从东莞倒腾服装到内陆去卖,然后从澳门运日用品到珠三角,就这样掘到了第一桶金,然后自己开厂,生产自己牌子的日用品,67年前生意鼎盛的时候,说他日进斗金也不为过,珠三角第一次港姐慈善行就是他赞助的,花了好几百万的赞助费。

 

生意的转折是5年前,出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想法,他买了一块很大的地造了一个很气派的工厂,原本的想法是把钱投进去变成厂房,再把厂房抵押给银行把钱套出来,当时他官面上也罩得住,还想着投100进去能套120出来。

 

但等厂房真落成了,政府开始对银行梳理整顿,他的关系人也被调走,这样正规程序下的贷款只能有厂房投资的60%,资金一下开始短缺。而当时正逢他的品牌在全国大肆扩张,他用的又是在终端大量投入来拉动销量的路子,终端一方面费用标准在那时候开始猛涨,另一方面各厂家都开始在终端投入资源进行竞争使得投入产出的效益不断下降,这几种因素叠加,L的生意马上陷入了困境。

 

然后,大概3年前他的公司实际已经资不抵债,于是他把自己的私产拿出来抵押,换出来的资金想走OEM代加工的模式,资金都投入在生产设备上,但OEM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质量把关和交货期异常严格,稍不小心就被合同罚款,生意上基本入不敷出,而银行利息还在不断产生,就这样债务越滚越大,终于到了崩盘的那一天。

 

“我现在还有一套房,一辆车,还有老婆和孩子,呵呵”,他自嘲着说。

 

“从20岁起,我赚了15年的钱,但是只用了5年就全赔进去了,呵呵”,他又说。

 

“其实,事情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上,别的不说,就算我早停止1年,也不会到今天这样,怨不得别人阿”,他接着说。

 

“下一步我打算去四川,内陆还是有很多机会,而且”,他停了一下,“我在本地,身份不太方便再作生意了”

 

我就这么听着,让他宣泄了个够。

 

慢慢平静下来后,他又和我聊了两三个生意的想法,还真的都不错,我不由赞道:L总,你还是很有生意眼光的。

 

他笑了一下,说:阿J,你别这么说啦,我很惭愧的。如今没本钱了,只能想一些从无到有的办法。听了我这么多,说说你的生意吧,怎么,最近是职业经理人还是生意人阿?

 

“一半一半吧,还不够生意”,我回答道。

 

“是,你才起步,这时候应该更像生意人,别让经理人的规矩蒙蔽了眼睛。等做到一定规模了,再考虑职业经理人的那一套”。

 

电话就这样结束了,一个近40岁而破产的人,没有故作姿态的感悟,没有自怨自艾的放弃,没有立志东山再起的豪情,只是说了一件自己经历过的事,描述了将来的打算,L的这一份平静,让我佩服。

 

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