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教育孩子兴趣学琴日记作文培训 |
其实一直很讶异小朋友在弹琴上为什么获奖:
--她不能算天才少年,学琴的进度不快,一个手指直立的基本功,就练了近两年的功夫才基本掌握。
--她不算刻苦练琴的人,一天最多能保证45分钟到1个小时,什么不玩不看电视,那是不可能的。以1万小时的理论,她要成音乐神童也是不可能的了。
上次的比赛,她参赛的组别,都是比她大不少的人,技巧一定比她老道娴熟;台型上,很多参赛者精心打扮,务求吻合曲子的要求;弹奏的效果,我们这外行听来也中规中矩;小朋友的现场表现,算是出色体现了练习水平,但也不是毫无破绽;我们也不认识评委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绝没有什么黑幕。。。。那她能获得肯定,一定是她的琴声里有一点特别的东西。评语里的英文,我看得似懂非懂,但是看明白了两个词:
--说她的演奏有好的“ENERGY”和“SPIRIT”。。。。就是“活力、能量”和“精神、灵气”的意思。
老妈因为陪伴得多,对小朋友的琴声已经有些麻木了,老爸旁观客观一些,按他的说法,小朋友的弹奏,有她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投入;而一些朋友看小妹的弹奏,都说能感觉到她真的很喜欢她的音乐。小朋友在她的弹奏中,有真实的感情流动。也见过一些孩子弹琴,也许是在弹很难的曲子,但是,琴声总是干巴巴的,没有感染力;而他的手指在琴键上的动作,身体在钢琴前的状态,有一些像在打字机前的感觉。
真实的理解了她的曲子,并有感染力的表现出来,在弹奏中“有她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投入”,指尖下去能扣动心弦。。。这也许就是她获得好成绩的原因。
小朋友三年级了,开始学写作文。有不少朋友问我,如何指导孩子作文,要不要去外面作文班学习。。。我顺便也看了一些外面作文培训班的资料,它们把写文章的方法编成顺口溜,比如,写景要如何如何,写人要如何如何。。而且现在网络发达,有的小朋友已经学会了一招,百度作文,就是老师出了一个题目,回家先百度一下,看网上有多少类似的文章,拼拼凑凑,又是一篇。。。。
上次开家长会,小朋友的语文老师就说,现在的孩子,要他(她)写一篇东西并不难了,但是写的东西缺乏细节。
缺乏细节的原因是什么?就是缺乏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感受,即使学了好词好句,写出来就是一些一些俗而又俗的套路,比如,写学校,必定写“一进校门,看到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写人物,必定就是“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写风景,必定就是“秋高气爽、阳光灿烂”。。。。
想想我们小时候,课文和阅读量远不及现在的孩子丰富多彩,那时候作文能有好词好句,真能算好作文。但是现在这样套用好词好句写作文,就成了“千人一面”的俗文章,纵使下笔千言,也是言之无物。
作文培训,如果单纯从好词好句出发,未免舍本逐末,而且孩子在一开始作文时,就想到要做点好词好句才叫“做文章”,搜索枯肠和矫揉造作,都不能让孩子获得写作的快乐。
这几天,学校的作业是写“秋天的一件事”,小朋友唧唧哝哝的自己在弄,我在忙着做菜---她的作业一般就是这样,她自己能弄好的,我一定不帮她---,她跑过来问我,农民收获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我问她为什么要写这个,她说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以写农民伯伯。。。
我说:你去过稻田吗,闻过泥土的气息、稻子成熟的味道吗?你能知道农民辛苦一年丰收的真实感受吗?你更多的是在图片和课文里看到吧。。。写秋天,你可以从你身边最熟悉的写呀。
结果,她写了一篇“捡落叶”,就是写她在公园和楼下草坪捡落叶观察到的东西和感受,
很有趣,因为是她自己的经历,她很自然的用上了学到的好词好句:“金灿灿,绿油油。。。秋天是一盒颜料”等等,也用了刚学的拟人手法,“秋姑娘”;最有趣的的是结尾那句:“在秋天里,我们能感受到她的温柔、神奇和美丽。”
我问她,这句话是不是你在哪学的好词好句,你怎么觉得秋天是“温柔”的?她说不是抄的,就是自己感觉到的,夏天太热了,冬天冷,春天嘛,太潮湿。。。。。
音乐也好,文学也好,都是表达,表达后面是真实的情感,哪怕文字开始并不华丽,成熟,或许还有些粗糙,都是可贵的开始;而且一旦有了真实的感受,好词好句是水到渠成的事。
前一篇:考级不考级,这是一个问题
后一篇:学琴与作文:我手写(弹)我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