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兴趣学琴育儿 | 
					分类: 我的四个文件夹:孩子产业 | 
 
http://s7/mw690/539fe8f6gd95aa98c5a86&690
和谐平衡的家庭,就像肥沃,营养丰富的的土地,孩子繁花满树的成长,其实是可以预见的
 
我的好友,@风信云书说,养育孩子就像种树,你种下去什么,就会收获什么。邻居婆婆是个种植高手,她跟我说,清明前,你种什么都可以长好。
 
养孩子可不是就跟种树一样,在合适的季节、给她合适的土壤肥料,适合的环境,她就能健康成长。
兴趣从小培养,是没错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体育也好、绘画也好,音乐也好,都有“童子功”一说。日本妈妈五岛节,把自己一儿一女培养成为世界级的演奏家,她的观点就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就是说,孩子在2-10岁这样的年龄段里,可以接受大量的信息和迅速成长,那是成人后不可能的速度。”
 
于是琴童现在越来越年幼,10岁、8岁、7岁。。。孩子确有天分那是一定的,后面家长的付出也是一定的。如果有家传,比如家里爸爸或者妈妈是从事这行的,遇到的技术困难还会少一些,更多的人,是靠孩子和家长一起在摸索中学习。即使有最好的老师毕竟只有一节课一周,接下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家长的陪练,学琴、绘画无不如此。
 
不用统计,这里主要陪伴孩子的应该是妈妈居多。和几个琴妈交流,技术交流之外,非常有趣的是,我们共同遇到的就是爸爸对学琴的作用是什么:
刚开始,老爸常常是力主要孩子开始兴趣学习的那个,可是学着学着,难度来了,陪伴的老妈有时候脾气上来,吼几句孩子,这时候老爸就不乐意,开始心疼孩子了,转头吼老妈的,也是老爸了。几乎每个学琴的孩子,都有老爸老妈为此闹矛盾的时候。
 
老爸的作用是什么?
--老妈出力,老爸出钱。学琴的孩子都是幸福的孩子,确实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
--妈妈陪伴,爸爸理解。兴趣学习,还是不能完全等同于游戏,总有一些难关要过,爸爸要理解妈妈的难处,学琴不是一件简单而轻松的事,妈妈是具体执行的人,严格要求是一定的。老爸老妈吵归吵,方向一定要明确。
--妈妈督促,爸爸尊重。出了钱,就认为自己是家里的绝对权威,以孩子的成绩,比如考级、比赛成绩视为妈妈和孩子学琴的绩效考核,不屑于太太们的意见,这样都不好
 
能让孩子坚持兴趣学习的家庭,都是幸福家庭,和谐平衡的夫妻关系,对孩子全心的关爱,给了孩子优良的成长基础,就像土地肥沃,营养丰富的的土地,孩子繁花满树的成长,其实是可以预见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