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兴趣学习与主业学习

(2012-07-02 10:20:50)
标签:

孩子兴趣

学琴育儿

育儿小学

分类: 我的四个文件夹:孩子产业

http://s9/middle/539fe8f6gc3d4575df508&690

 

 

期末考试前,去开家长会,老师说,有家长为了保证孩子的练琴,作业没做完也不管。

现在做家长也真是不容易,以前的家长是学习都别管的,现在的家长,管了学习还是不行。

高考完了,知名人士王冉的话被转载了几万次:“不要以为高考是阶层转换的唯一通道,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遍地皆是;高考也不是全中国最公平的,落后的制度产生不了公平。”

 

应试教育不行,光成绩好没用,让孩子学琴、学画,私下里,也有父母为孩子找出路的想法吧。

 

兴趣学习,体能的、图画的,音乐的还是逻辑数学,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走上专业这条路,在钢琴上,有数据统计,后来能以此为职业的,最多只能占5%左右,而很多人,为此要付出至少10年艰苦的练习学习。在学艺的领域,有一个著名的“1万小时定理”,就是要经过“1万小时”的练习,才能造就一个领域的专才,从摇滚歌星到钢琴家。

 

1万小时,意味着什么?一天3个小时的练习,全年练333天,这样练10年,如果你家孩子象郎朗一样有天分和勤奋,从2、3岁开始,全身心投入,一天练5、6小时,也要6年多,即使是郎朗出成绩,也在10岁以上了。

 

看过身边走专业这条路的孩子,那就是基本上文化课能混就混过去了,到了中学,数理化基本是不学的了,能兼顾练琴和学习成绩的孩子是少数的天才。死扣分数的应试教育固然不好,完全不顾及基本的学业教育,何尝不是素质教育的缺陷。

 

主妇觉得,孩子还是以学习为主,小学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做为中国人要求知道的知识,也就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从小学开始,就给孩子作出专业学习的选择,我们自己都没搞清楚的事情,强迫孩子马上做出决定,并由此付出超过同龄人能承受的付出,实在也是对孩子的不公平。

 

现在小朋友基本能快速的在学校完成作业,所以就能保证每天1小时的练琴时间,实在是“学而余力才练”。平时她的学习,基本不用操心,但在考试前,还是好好的帮她复习了半天,3、4个小时,主要针对她平时的小问题,帮她过了一遍语文,是在我们最喜欢去的披萨店里完成的。。

 

王冉的话:“未来能够帮孩子的只有真正的教育。但教育不是学历,而是视野和心胸,是价值观,是关爱与分享的能力,是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句话,值得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