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虚无致卫星兄

(2006-06-02 21:35:04)

来信收读,很能理解。

  我经常想起你和跟你一样的中国人。我唯一觉得欣慰的是,你早已被命运选中了,你也不负命运所托,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愤怒、忧伤,才有那么深的孤独、虚无。你能坚持到今天,已经相当不易了。像你这样的人如此之少,这本身就值得你骄傲。因为说实话,我从来不相信命运只选中了像你这样有数的几个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内地、中小城市生活,我不相信他们不曾被命运触碰过,我不相信他们不曾自忖、反省、扪心过。但他们多安于把欠发达地区的生活过得安逸了,他们多安于把日常生活的悲剧过成喜剧了。

  我见过一些外省的同龄人,他们聪明、有才华,但他们的精神世界要么突破不了当地官场设定生活的限高,要么为都市中国分发下去的时尚(政经新闻、娱乐新闻、思想知识)所污染。不少同龄人要么为生活的压力所苦,要么无所事事地杀时间。这些人中,能坚持保护自己心灵并发展自己个性的人少之又少了。同流合污也好、随波逐流也好、和光同尘也好,总之,在当地既不能生成一个健康的社会空间,一个有着扩展秩序的共同体,又不能成就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更不能养成一种有个体尊严的人格。传统中国那种地方士绅阶层及其功能,他们在当地政治权威之外,所扮演的道德文化象征角色,所起到的教化、慈善、顾问等作用,功不可没。这些阶层及其功能在今天本应由受过教育的知识精英来承担,不幸,今天的社会,政道合一,官本位更甚于传统中国。

  所以说,在这样的世道人心中,有你这样的中国人在痛苦、在思考、在寻找,是极为难得的。我愿意相信,跟你一样的中国人还有不少,他们无人闻问,游思无友,但我想,只要他们返身于诚,他们一定会自我告慰,他们的人生仍是值得的。

  你的学生能够出资为你印文集,虽只印了十册,但仍足以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因为前现代民族最经常的教化之道或传承之道,都是父子、师徒之间的心口相传。这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影响,是身教。它比所有的教学大纲、知识谱系对人的影响还要有力。我觉得能解救自己,能救济一二人心,已经是最大的功德了。我能劝你的,就是不要妄自菲薄。

  虽然如此,我仍能理解你说的虚无。生活在地方,感受的幻灭、绝望、虚无,应该比我感受的更要深重。如何应对它们,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实际上,我同样在感受这一切,就像一个真正的信徒,一个伟大的圣徒时时面对内心的拷问一样。我从未像一些年轻朋友那样确定地看待这个世界,我有时很羡慕他们把世界看得那样坚定不移。我也未像一些德高望重者那样赋予这个世界以岸然道貌,我经常疑心他们是否真的理解这个世界的确定性。对我来说,不仅逝者如斯,而且万有皆流。

  我今年春节期间还经历过一次大的精神危机,这一危机现在并没有开结什么花实。但我喜欢这种危机状态。我在广东的一次演讲中就说过这事。虽然我惭愧没有收获。一个经常患病的人是有福的,他能够以出众的眼光看待日常世界。

  不说我的危机,且说我对你的虚无感受的建议。你以武汉之行的感受自励,在我看来,还是不够的。持之以恒地做事,迟早会做出成就来,这也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的意思。颜之推在一千多年前就这么告诫过中国人了。我当然相信你坚持做事能做出成就来,但我想,那种事对你来说只是熟练工种而已,不构成对你心智的挑战和养成。当然,那种成就的好处显而易见,世俗的名利,但我想,你不会像提到的那几位朋友那样迫切需要这些东西,甚至今天的你已经不需要考虑这些东西。因为你不是靠写字来求生存的,在某种意义上,我同意有些人的激进语,卖文为生是不纯粹的。我们写字是为了救赎自己,而非养活自己。

  事实上,如你所见,即使中心地带有话语权的汉语作家们,也都处于自我迷失之中,只是他们的大多数无自知之明而已。你我幸运地超拔其上,但说实话,我们并没有超拔多少。我去年在三味书屋强调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可扩展生成秩序,在你那里还没有出现。大多数时候,我们说的都只是意见,是吉光片羽,是青春写作或老成写作中有些许思想的闪光碎片。我想,你能做的,就是从你的一得之见扩展开来,就是让你思想的闪光真正成为大光明。用孔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用西人的逻辑,就是力求充分证据的思维方式,审慎地力求一致一贯的思维方式。这些东西我们都做得太不够了。我们既未能提供给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又未能给人们提供一个一梦醒来惊觉无已的世界。今天的华人,在这方面几乎都是失职的。这就是我多次强调的,外人看不出来,我们说不出来。

  因此,我不管你的虚无感有多么重,我希望你能说出来,愿你能参与那些说话的人群之中,跟大家一道来说。

                                     20055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犯小人
后一篇:词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