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宫看中他的作品,他却不肯展出!什么人居然这么牛?

(2017-01-12 23:36:57)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XlmGXYTkxQMgeM9nhYBnZLm3lchcj7yYRFmKDmNb6A4vnQbMdT9JmdSnwX7zSONSTyvG0Z9DNWecHpLCgc6Lvg/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与故宫博物院一位专家闲聊时。当时故宫筹备《石渠宝笈》特展,专家说有人将《清明上河图》雕在一根十几米长的整木上,雕得相当好。


“搬过来一起展吧。”我脱口而出。

“人家没同意。”

故宫博物院看中他的作品,他居然不肯!什么人竟然这么牛?

他,就是木雕大师——郑春辉。


十几米长的香樟木上,正反两面分别雕刻着两岸故宫收藏的《清明上河图》。师徒九人花了四年多的时间来雕刻,光是雕刻的人物就超过2000个,还有大量的车辆、船只、店铺、民房。


《清明上河图》可谓是莆田木雕技法的集大成者。整个作品融会了镂空雕、透雕、浮雕和莆田精微透雕等雕刻技法,繁而不杂,层次分明,街市的喧闹声、行船声和流水声都仿佛在耳畔。


房舍街道鳞次栉比,拥挤的人流、五行八作的细致描摹,无不体现出雕刻者的精湛技艺。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mGXYTkxQMgeM9nhYBnZLm3lchcj7yY7PIUtboARlAibYUl603THmZAFDfIMWslELgkIOHwZEicAAHnWpibXH2G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mGXYTkxQMgeM9nhYBnZLm3lchcj7yYgFfwQNkbNSVYyMrZdGibsqrxYFlgjhUib6QCCODphAI47X0nbEicF3mD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mGXYTkxQMgeM9nhYBnZLm3lchcj7yY2aiaD3JP5TyMAicvdcEekqibldbE89icHEssYZDxyPtmCziarXC9Oq6Tn6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木雕《清明上河图》


透过街边酒肆的窗户,连里面正在把酒言欢的食客亦刻画得活灵活现。


且不说人物丰富的神态,光是那一根根缆绳就已令人叹为观止。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mGXYTkxQMgeM9nhYBnZLm3lchcj7yY977iapnic2cCc5JDPKiaQS2K9ic8XR1iajMGb3xSoMJz4nibuwOQceI972u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木雕《清明上河图》局部


最初以为缆绳是真的绳子,凑近方知是木头雕琢而成。绳子如此之细,想来是单独雕刻好再拼装在桅杆上的吧。


谁知竟又错了,那些粗细如牙签、看起来十分柔软、似乎可随风摇曳的绳子,竟然是在整根木头上直接雕出来的!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mGXYTkxQMgeM9nhYBnZLm3lchcj7yYzib3AI7u6eO09ygfV3ZYpQOq9eGwPd4UMPGgta78pO55ibicVN5uLWcx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作为莆田木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郑春辉并未满足于传统创作,而是大胆地将山水画引进木雕创作,并用沉香来雕刻。


沉香成分特殊,雕刻起来比一般木材困难许多,考验雕刻者的技术与经验;而特殊的形成过程,使沉香呈现出的形状往往是表面凹凸不平,轮廓也不规则,因而对创作者的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思考,郑春辉发现沉香无规律的外形特征恰恰与中国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mGXYTkxQMgeM9nhYBnZLm3lchcj7yYFdVehiaf6TCibpue0ZglgP1mNK3DncYA1y6fjfH4mmtugUEkdQKDYk3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mGXYTkxQMgeM9nhYBnZLm3lchcj7yYeicicwW6qnMDicAu8BSNXTGWpdTlibNRJhMbmW2RrSEpTXCYXBBRzricWq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mGXYTkxQMgeM9nhYBnZLm3lchcj7yY4rOxnHtjCwmDXoVfM62g3FxQPTB6CNPU1Aggh2Tficjnffm1gHkNPj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木雕《大赤壁》


一块长40厘米、宽18厘米的沉香,外形完全没有规则,表面充满层层叠叠的纹理和空洞。如果用传统雕刻的眼光,或许这就是块废料,至少也要大刀阔斧地改造一番。


郑春辉却巧妙地将“缺陷”构思成滔滔江水和江边的悬崖峭壁,只在三分之一处雕了一叶小舟。霎时间,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大赤壁》这件作品也由此诞生。


2:59田园牧歌唱乡愁来自光明日报


人们常说郑春辉的木雕作品是一幅山水画,而我在他的山水间听到了一首歌,一首田园牧歌,一首吟唱乡愁乡情的田园牧歌。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我思念故乡的炊烟,还有小路上赶集的牛车;我思念故乡的明月,还有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


小船、拱桥、茅屋、竹林是郑春辉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元素,而这都是故乡的影子。木兰溪、溪边的大榕树、树下系着的归舟,远处的山,天边的云,还有云中若隐若现的月亮,这一切都是刻在他脑中抹不掉、挥不去的乡愁。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mGXYTkxQMgeM9nhYBnZLm3lchcj7yYKItOmHNlpbxTSShh3Q7XMjKsEHNzDwsyQPfA0f3vVW5DxYNg3tqCp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木雕《归园田居》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作为一个农民家庭中的长子,童年的他早早地就担起了生活的重担,放牧、砍柴、挑水、种地……清贫的生活磨练出他坚毅的性格,吃苦于他犹如呼吸般自然。


与一般农村娃不同的是,他喜欢在劳作一天之后望月,在与明月的互相凝视中,他似乎获得了某种灵犀。


夕阳西下,山村的茅屋已升腾起袅袅的炊烟,归家的老牛沿着溪边熟悉的小路慢慢踱步,牧童的短笛和着村头水车的吱吱嘎嘎,一支古老的歌谣便在竹林与龙眼林间晕染开来。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XlmGXYTkxQMgeM9nhYBnZLm3lchcj7yYPia4aw6l5tdSJmRFPXmicF0kYJHAsicrRuyG2n0UUAWicZMvtWqbZpYUD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木雕《家园》(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成年后,已经成为木雕名家的郑春辉,把童年的歌,少年的梦,都刻进了自己的作品中。这件沉香木雕《家园》,带着他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被永久收藏进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乡愁已化作血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无时无处地流露出来,正如他自己所说:“现在身居高楼林立的城市,常常有‘问明日家在何方’的感慨。山水田园就是我心中的一方净土。”


如今,郑春辉仍然喜欢望月,因为月亮里有他对家乡的思念。


工匠与大师的差距,或许就是这一份情怀。


END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XlmGXYTkxQOCWk0W3kZZV7MA0iawqHrUBACfgz4gpD5TfhibrJT83vypu84Q0laqiadwUnQtVRLKHciaiaS01KzxlDw/0?tp=webp&wxfrom=5&wx_lazy=1


光明日报文化记忆工作室

------------------------------

过去与现在

古老与时尚

从未停止对话


统筹:周华

责编:周华 李韵

文字、图片:李韵

制作:孙嘉靖 杨雪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