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你没有理想
——与毛妞闲聊之四
毛妞拿下耳机,扭过头来问我,妈妈,你觉得我当个特种兵怎么样?
她正在电脑上看特种兵的电视剧。
当然好啊,你要是能当个女特种兵,那我得骄傲死了。我走过去坐在她旁边。拜英雄情结所赐,我看过不少这方面的小说,可以让我跟毛妞大讲特讲国内国外特种兵的种种过人之处,尤其是现代那些掌握高科技的特种兵,除了拥有非同一般的实力之外,还有着堪与科研人员一比的头脑。
我们俩你一言我一语,很激动地分享了对特种兵的各种崇拜。我忽然对毛妞说,你知道要练成这样的本领,需要经过哪些训练吗?我仔细搜罗记忆中那些小说里的变态描写,从体力、精神、技能到知识、智力等方面,进行了大概的介绍。
天啦,这么这么的不容易啊。毛妞哀叹道,那我还是算了吧。
我知道她也就是说说而已,不大有可能真的想当兵。但我希望她能比较具体地认识到,每种让人崇敬的状态,都是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得到的。
上初中以后,毛妞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和明显的好恶。跟很多小女孩一样,有段时间她特别迷各种歌星,特别是选秀明星,迷到听一句半句就能说出是谁的声音或哪首歌。虽不至于到追星的程度,但我担心会影响学习,更何况,在我看来,喜欢这种流行一时的明星,实在不是有追求有品位的表现。每次她提起某某明星,我都很鄙夷地打击她。某次,她爸听见了,私下跟我说,从大方向看,毛妞的喜好至少是正面的,何况她的喜爱,除了流行音乐本身,也多来自媒体对明星努力奋斗的励志宣传,直接用我们的价值观来强行影响她很不合适。而且,从家长引导的角度讲,我的做法只会让毛妞越来越不愿意跟家长交流。我仔细琢磨了一段时间,确实认识到,在如今的环境背景下,孩子喜欢明星再正常不过,如果我希望能引导或影响,首先必须对她的想法充分肯定,这样才会让毛妞愿意把她的想法告诉我,同时把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跟她很平等地充分交流,相信她会做出更加成熟的判断。
没多久,我就发现,毛妞喜爱的明星慢慢聚焦在有好的学养背景、创作型歌手上,比如毕业于比肩哈佛的自由文理学院威廉姆斯大学的王力宏,以681分的高分考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周笔畅,曾经的复旦大学高材生尚雯婕。她甚至说到,以后想当个音乐人。
毛妞小时候学过好几年的钢琴,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作文也写得不错,平时还爱写点什么。我跟她说,懂得用音乐来表达,是做一个音乐人的基本素质,但要想成为优秀的音乐人,最重要的是你表达的内容要独到并打动人心,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独特的见解和体会,而这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文学、历史等积累,甚至是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背景。
上初二后,除了历史,毛妞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我给她买了一些入门级的书籍,没多久,她就抛开这些她觉得过于简单初级的书,捧起了她爸的《博弈论》,还从书柜里翻出我上大学时买的《荣格心理学》。
插在这两本书里的书签挪动得很慢。这点我早想到了。毕竟是不同于故事读物的专业书籍,以她的年龄,没有很轻易地放弃就很不错了。但我还是希望她能再努力地深入了解一些,一方面跟她说读书是有品格的,如果翻开了,就不要随意丢下,一方面不惜自曝其短,说《荣格心理学》我上大学时都没看完,没想到她才上初中,就看了这么多了。鼓励相当有效果,毛妞听了我的话,坚持着断断续续地看了下去。
不过,从上个学期开始,毛妞越来越纠结于未来的人生道路,并为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方向而苦恼。
起先,听她说起班上的一位女生,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前几名,还很有艺术天赋。从小学钢琴和舞蹈还有唱歌,现在都能自己写歌了,年级的活动从来都是当仁不让的主持,班里排个什么节目,小品啊,合唱啊,视频节目啊,创意、脚本、导演都少不了她。那个女生从初一就确定了从高中起上艺术类学校。
前一段各班都举行了素质展示班会,毛妞他们班的同学基本都表演各种才艺,坐毛妞后面的男生演示的是解高等数学题,用6种方法证明一道大学的微积分题,用毛妞的说法是“牛了一地”。那个男生是个数学天才,从初二开始看《初等数论》,并自学高中数学。他跟毛妞说过,将来要从事数学研究。
看到身边的同学有了很明确的目标,毛妞焦虑地跟我说,我到现在还没有理想呢,怎么办?
谁说你没有理想?你说过那么多,音乐人、心理学家、作家,甚至医生、特种兵,无论是做什么,想成为一个有能力、有价值、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就是你的理想吗?我安抚地拍拍毛妞,跟她说,你才上初三,没有想好将来具体做什么,再正常不过,而且特别让我羡慕,因为这说明你对好多职业都保持着兴趣和了解。回想起来,我最早的能称得上理想的是当个照相的。那会儿我刚上小学,好长时间都不能理解人的形象怎么能呈现在照片上呢?那个时候,我没有办法找到书籍或者懂的人能告诉我。而且,那会儿,照相还是个奢侈的事儿。哪儿像你,从小就能接触到各种最新的信息,还有父母、师长、书籍和网络,来给你帮助。
看毛妞的情绪从沮丧变得振奋起来,我接着说,你有同学这么早就明确了理想,实在是很难得,同样让我羡慕。回想一下,我直到高中毕业,也没有过这样的朋友。可见人群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在很早就有确定的人生目标。他们能有明确的理想,跟成长环境、个人兴趣,还有努力有关。
喝了口水,我开始给毛妞打比方:唱歌让人愉悦,但只有音乐人能无数次重复同一首歌,还得从中体会出最佳的情感状态;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在我们看来,几乎相当于磨难和自虐,我相信,优秀的特种兵能从中找到突破和超越自我的自豪感;不断做题,每天埋头于各种难题中,旁人会觉得枯燥和单调,你们班那位男生肯定是自得其乐,心中洋溢着成就感。所以,我认为,你们这个阶段,理想来源于兴趣,但不止于兴趣。你只要保持现在这样对很多领域都有兴趣,并对你感兴趣的东西努力深入,我相信,你会有越来越明确的理想的。
前几天,毛妞给我看她写给四川一位笔友的信。信很长,前几页她不让我看,说是对同学和老师的吐槽,后几页写到她对自己的认识,尤其提到,她将来想创业。她加入了一个自行车队,队友各有所长,她认为可以将其中的几人发展成创业团队成员。虽然暂时还没想好具体做什么,但她认为能真正做一份独立操作、团队合作的事业,很有意义。目前她要做的是,好好学习,考上一所好大学之外,同时要利用课余时间,做相关的学习和准备。
http://s15/mw690/539f9ce1tdbb5ee710e0e&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