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板难得,唐骏也难得|唐骏评论配文之一
(2008-07-06 14:07:29)
标签:
唐骏杂谈 |
分类: 《东方人物周刊》 |
很多协调博弈攻守进退的节奏和技巧,他每次都拿捏得很好,才能够不断更上一层楼。
好老板难得,唐骏也难得
唐骏十亿高调空降新华都,成为今年4月商界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比尔盖茨,陈天桥和陈发树,是怎么看都很难找到交集的三个商人。虽然他们都在事业上很成功,但是,他们的来路确实大异。
先说知名度最低的陈发树。他在1982年,坐着别人载木料的货车到厦门,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感受到农村之外的世界。
随后,他开始一点点做木材贸易生意,先是汽车运,再是火车托运,做到了泉州最大的木头贩卖商。之后,陈发树又开始在林场做起了造林的事。1986年,做了3年木材生意的陈发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在厦门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1995年,陈发树来到福州,在福州东街口繁华商业地带开了现在的新华都,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第一个民营企业成员。
在1999年底,陈发树率先在福州市五四路引进“一站式大型仓储超市”这一国外最新零售业新兴业态,创建了1.2万平方米的新华都购物广场,从此进入发迹的主升浪。
2000年9月,他入股紫金矿业,目前持股20.19%,为第二大股东。2003年,陈发树介入房地产开发,并参股了筹备上市的武夷山旅游。
而2008年4月,在紫金矿业回归A股上市前一天,唐骏高调召开加盟新华都的新闻发布会。一举两得,造势大获成功。
目前来看,唐骏与新华都的合作信息还很少。而新华都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之中,主动的曝光率和客观的知名度都不高。我们还无从判定两者的合作是否顺利愉快。
不过,从唐骏加盟盛大四年来表现出的“中国式的智慧”来看,我们暂时有理由相信他能够在“厚道和大气”的陈发树这边有个好的开始。
陈天桥非常厉害。原因一是他年轻就创业成功;原因二是他能够在公司遭遇重大挫折之后,越战越强。在今天的中国,年轻创业成功者虽然不少。但如此年轻,就能够由低谷翻身而起,再度率领企业进入快车道者,似乎数量极少。
陈天桥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的时候是17岁,因成绩优异,在大三的时候,他就提前一年完成学业,顺利进入上海著名企业陆家嘴集团。
尽管陈天桥进入公司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企业放录象,但10个月后,21岁的他升任集团下属分公司任副总经理,而后是集团董事长秘书。1999年, 26岁的陈天桥依靠借来的50万元开创盛大,5年间资产过百亿。
在陈的轨迹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是一个很适合官场发展的人。无论是在重点学校的学生会干部资历,还是他在国有企业的韬光养晦,都能看出,他进退有度,仕途前程远大。
而他带着这些经验创业,也使得他的企业作风阴鹜深沉,每每能够闷声发大财。
唐骏则在盛大定位准确,与陈天桥相敬如宾,分工清晰,是一场难得的宾主关系。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陈天桥,换在90%的其他民营企业,唐骏是很难做满四年合同的。
接下来,要说的是唐骏和比尔盖茨的过招了。事实上,微软虽然是一间年轻的公司,但是作为一间早就运作成熟管理纳入正轨的大公司,唐骏在微软,更多时候他面对的,不是这位多年世界首富,而是一个庞大的,有着上百位副总裁的官僚架构。
值得一提的是,唐骏当年,是靠着自己发明的一些小专利,带队做的一些小开发,在微软站稳脚跟,并且一步步占据了微软中国总裁的位置。其中很多协调博弈攻守进退的节奏和技巧,他每次都拿捏得很好,才能够不断更上一层楼。
而当他预感到在微软的事业已经遭遇天花板的时候,又能够毅然“委身”于民营企业,为一个比自己年轻十几岁,没有海外经理的创业者所用。
当时他显然是冒着不少的风险,最终能够修成正果,其实也让观众看了捏一把汗。这些过程之中的心态调整和角色扮演,不能不让人赞叹,唐骏,well 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