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华硕中国区董事长曾锵声
(2008-07-06 13:21:30)
标签:
华硕国际化曾锵声杂谈 |
分类: 《商界》 |
国际化是一条漫长的路
文/本刊记者 王长胜
一提到《花花公子》杂志,相信所有人脑子里都会闪过性感、张扬、魅惑的封面女郎。但是,这一次让大家出乎意外了。德国版《花花公子》居然破天荒没用人们期待的美女做封面,而是华硕笔记本。在过于“理性”,甚至有些“刻板”,但拥有最佳工业制造口碑的德国人把华硕笔记本看作是极好的产品,笔记本居然也可以很性感。
18年间,技术出身的华硕人,把一个新生企业做成了全球500强企业。一直以来,华硕采用品牌与代工兼顾的策略,出于对代工客户的责任,华硕是一直“低调经营品牌”。随着华硕今年营收将首次突破200亿美元,经济规模已足,多项世界第一在握:电脑主板全球第一、显卡全球第一、无线网络产品全球第一……2008年1月1日,华硕分家结果将正式公布,自由品牌和代工将分拆,届时,华硕积蓄多年的能量将顷刻间弥漫全球。
曾锵声,华硕电脑中国业务群董事长,华硕全球业务总经理,负责全球营销业务,就华硕分拆及品牌国际化战略,接受了《商界》独家专访。
《商界》:看到华硕笔记本登上《花花公子》,你有什么感觉?
曾锵声:德国人认为我们的笔记本计算机很漂亮, , 出现在花花公子, 第一眼我们也觉得怪怪的, 不过还是感谢他们对华硕的肯定. 漂亮很重要,但是要有内涵,产品必须是全方位的,我们中国人一直强调要“发乎内、形于外”。所以,我们给自己定了四个目标:第一,要做到“沉鱼落雁之姿”。古代西施在溪边浣纱的时候,鱼看到那么漂亮的女生,就忘了游泳,沉到水里去了。当王昭君在西域的时候,雁子看到她这么漂亮,忘了飞掉下来了,这就是沉鱼落雁。我们希望华硕的产品让消费者一看,哇,这么漂亮。在产品设计上我们是下了很多功夫的。东西不但漂亮,而且一定要有内涵。所以,我们第二个要求是“出神入化之技”。技术一定要到位,一定要和别人不一样,一定要有特色。第三是“千锤百炼之质”,品质一定要坚若盘石。第四还要有“怦然心动之价”,价格要吸引人。这是我们对产品的四个要求。
《商界》:既要高品质,又要低价格,这是不是说华硕电脑性价比很高呢?可不可以理解为品牌做得还不够呢?华硕的品牌在大陆和全球其它国家的情况如何?
曾锵声:大陆市场的潜力很大,虽然目前只占华硕全球销量的4%,一步步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年暗室一灯即明”。我们认为品牌经营就是要扎实,我们更重视基本功。在大陆内地也好,在全世界也好,我们都是一步一脚印,我们都不是跳的。
目前,华硕的最大市场在欧洲。在巴黎做的调查显示,华硕在所有电脑品牌中,形象仅次于一家日本公司,平均价格仅次于一家日本公司,比第三名的美国公司高出500欧元。在德国,华硕电脑在用户使用经验方面是第一名,性能速度也是第一名,设计是第二名,可靠性是第二名。在俄罗斯,销量和品牌都是第一名。
目前,华硕已经有5个产品系列在全球第一,不只是量的第一,包括主板、显卡、宽频、网络、无线等。笔记本电脑目前是第四,但是品质一直是大家认为最好的。讲一个笑话,去年我到巴黎,那边有一家卖高档产品的百货公司,在跟他们的总裁谈的时候,我说华硕的品质其实比日本、美国最顶尖的不逊色,他告诉我,你开玩笑,华硕比他们好太多了。(笑)那时候觉得蛮高兴的。
有一次,我们的一个销售人员从巴基斯坦去以色列,他并不知道不能从巴基斯坦到以色列,那样会有间谍的嫌疑。结果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华硕电脑给检察官看,说他是华硕的员工。OK,没有问题了。这让我们员工都觉得很有面子。
《商界》:因为我们都知道,华硕是一个以工程师文化为背景的公司,从而衍生出技术行销的策略。具体是一个怎样的行销策略,竟然能在全球市场做得如此漂亮?
曾锵声:因为中国人一直强调的是表里一致,由内而外。所谓的技术行销,就是一定要把我们的技术做到极致,这里讲的技术是包括外形一定最美、功能最强、品质最好。所以,是先从产品开始,很努力地通过研发技术把产品做好。做好了之后才通过整个通路的布局、建设,传播到全球各地的终端市场。
接下来是,技术行销怎么能够有效地做到全球布局。因为地球真的很大,其实不用说地球,光大陆就那么大。我们看到很多人很快布了经销网络,但是服务没有做到位,结果东西卖了,后面问题一大堆。所以,做生意其实和打仗一样,大军未至,粮草先到,我们是客服一定要先到位,我们的很多产品一开始出货就马上脱销缺货,而维修点都是先准备好的。
很多人讲全球化,我也在问自己什么叫全球化,后来体会到全球化只有一个——落地生根。比如说大陆这么大,我们有很多员工,但是99%以上的员工都是聘用当地的优秀人才,在俄罗斯、捷克、法国、英国、德国、美国都一样,我们都用当地人才。
《商界》:全球各地市场不同,文化差异明显,华硕肯定有不少应付各种市场环境的秘诀吧?
曾锵声:秘诀谈不上,但一些经验教训还是有的,比如,欧洲人手大,喜欢大键盘,亚洲人手小,喜欢小键盘;我们中国人比较喜欢白色的笔记本等。不过质量是大家一致的要求.
《商界》:谈到变,华硕代工和自有品牌分拆,这应该算是华硕历史上的一次大变化吧?分拆后,华硕能有多大程度独立运营,会否引入新投资者,会否独立上市?
曾锵声:是的。分拆后会有更大的独立运营空间,我们也会陆续引进一些外来资金,让它能够独立,更有立体感,也会独立上市。但这些还是要等到1月1号以后说才好。
《商界》:过去几年来,国际电脑市场的并购案例不少,联想并购IBM,最近宏基并购Getway。分拆后的华硕,会不会考虑通过并购来影响全球市场?
曾锵声:很多事情都在变化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但目前并没有具体的对象。过去发生的几个并购案,我们也都清楚,我们当时也对IBM做了很深的评估,IBM是一家很好的公司, 有很好的品牌, 技术和通路. 但两个公司并起来成不成功,有很多问题要克服,包括企业文化能不能相容, 有没有足够的管理人才, 是不是门当户对。21世纪谈门当户对很奇怪,但是当时IBM的规模远大于我们,超出我们的能力, 只好望洋兴叹. 联想这一步很聪明也很勇敢
如果以后有机会谈并购, 有没有统合综效, 实现一加一大于二,有没有他们做不到,我们并购以后就可以做到的,有没有以前我们做不到,并购后可以做到的,这一定是我们考虑的先决条件。
《商界》:华硕自有品牌笔记本目前位居全球第九名,分拆后在全球市场有没有新的目标?
曾锵声:华硕稳步经营品牌多年,光是在2006年,在全球就拿下2168个国际大奖,这个数字代表了很多意义,也意味我们心血的结晶,获得了全球各地市场的肯定。华硕笔记本虽然暂居全球第九名,但在亚太地区已是第五名,大陆市场是第三名。因此,我们规划3年内能够进入全球前五名,长期而言,我们希望华硕品牌能够成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数位科技品牌。这就像,当大家一提到零售通路 就想到沃尔玛, 我们希望以后一提到数位科技, 就想到华硕。
《商界》:单就华硕自有品牌而言,产品线是不是有些过长?
曾锵声:我们很怕大家有这种误解。10年前我们就规划了自己的方向——3C整合。我们认为未来的PC不是PC,未来的家电不是家电,必须是3C结合的产品。这样的产品需要什么?一定要有好的影像,好的声音,要有通讯能力,要有无线的能力。可以直接下载电脑上的东西,可以互相传照片,对外有一万个收音机台,很多电视台。同时对内有很多东西,摆在卧房,摆在客厅,都可以联系的。看起来华硕好象有很多种产品,其实只有这一个——3C整合产品,现在我们让它变成一个家庭中心。在过去10年我们一直埋头在这个领域。
《商界》:2003年的时候,华硕提出了一个“巨狮理论”,现在已经发展到哪一步了?
曾锵声:巨狮是两个意思。第一,我们要像狮子这样是一个最强壮的。比如我们不管是配件还是笔记本电脑,都已经认可是最好的,最漂亮、功能最强、最独特。然后,虽然你是狮子,但是如果是小狮子,还是会被欺负的,所以,我们再求量的扩张,做到巨。巨狮是一定先做到狮,才做到巨,这才是巨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