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2019-06-15 11:40:11)
标签:

文化

分类: 论语学习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厚葬”,根据钱穆先生的注释,“所谓厚,亦指踰其家之财力言。”意思就是所谓厚就是指超出了家中财力所能承担的界线。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则这样注释“丧具称家之有无,贫而厚葬,不循理也。故夫子止之。”操办丧事要量力而行,家贫却大操大办,反而是不合理的,是非礼的行为,所以孔子不同意欲厚葬颜渊之事。
  “予不得视犹子也”,孔子之所以会感叹“我没能待其如子啊!”,是因为他在感叹“叹不得如葬鲤之得宜”,这是朱熹的注释,意思就是没能像安葬自己的儿子孔鲤一样用适宜的方式安葬颜回。并不是孔子对颜回的感情不如对自己的儿子,钱穆先生的注释中“不为已甚!”点明了关键,“门人终厚葬之,此亦门人亲颜子之意”,门人弟子之所以厚葬颜回,体现的是他们对颜回的尊亲,如果孔子过于坚持,“斯已甚矣”, 孔子不为也!
  本章的译文是,颜渊死了,同门弟子想厚葬他,孔子说:“不能这样做。”学生们仍然隆重地安葬了他。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没能待他如子啊!这不是我要这样做的,是那些弟子们干的呀。”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对于颜渊死这四章的先后次序及关系做了分析,“颜渊死凡四章,以次第言,当是“天丧”第一,“哭之恸”第二,“请车”第三,“厚葬”第四,而特记请车在前,因若连记请车、厚葬,使人疑孔子不予车,即为禁厚葬,故进“请车”章在前,使人分别求之。”现在这样的次序,是为了避免后世求学者误认为孔子不同意卖车与不同意厚葬有因果关系。
        钱穆先生还提到“墨家后起,以提倡厚葬非儒。观此诸章,见其不然。”后世墨家以提倡厚葬非议儒家,由此章的内容,可见厚葬并不是儒家所倡导的,“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才是儒家真正对礼的追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