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问人于他邦”,钱穆的注释是“孔子周游列国,皆交其名卿大夫。问者问候。古问人必以物。”就是说问是问候的意思,古人在问候别人的时候往往要赠送礼物。
“再拜而送之”,所谓“再拜”,按钱穆的注释“再拜者,以手据地,首俯而不至手,如是者再,为再拜。使者不答拜”。之所以要再拜,朱熹注释道“拜送使者,如亲见之,敬也”,最主要是对托人问候的朋友的尊敬。
“拜而受之”,对于季康子所送的药,先拜谢然后再接受。钱穆注释“凡言拜,只是一拜。孔子既能拜而受,见不在疾时,是康子所馈药,殆如今之丸散补剂,乃通用之品”。只写到拜就是仅进行一拜即可。并由此推断,孔子能拜而受,应该不是处于生病的状态,而季康子所赠的药应该也不是用于治疗某种疾病的药,更大的可能是用于滋补、可能用的药材。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托人向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送礼,给受托者送行时要再三拜托。季康子给孔子赠送药品,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但是也说道:“我对药性不了解,暂时不尝了。”
对于孔子为什么要回答“丘未达,不敢尝”,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了范祖禹的话,“凡赐食,必尝以拜。药未达则不敢尝。受而不饮,则虚人之赐,故告之如此。然则可饮而饮,不可饮而不饮,皆在其中矣。”收到别人赠送的食物,如果可以尝的,应当先尝一尝,然后郑重的拜谢,以表示尊重和感谢。对于别人赠送的药材,因不了解其药性,所以不敢尝,在拜谢人家收下礼物后,还要诚恳地告诉人家,“我不了解这药性,我就不尝了”,这样才不失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