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2019-05-25 10:22:05)
标签:

文化

分类: 论语学习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彫”,同凋,凋零、凋谢的意思。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了范祖禹的话,“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在太平治世,小人与君子在为人处事上不太容易分辨出来,往往是面临涉及个人得失与利益时,君子所秉持和坚守的仁义道德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注释道“凋在众木之后,曰后凋。春夏之交,众木茂盛,及至岁寒,尽归枯零,独有松柏,支持残局,重待阳和,所谓“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春夏之季,草木繁盛,到了冬季,尽数枯萎凋零,只有松柏凋谢于众树木之后,其寓意正如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的谢良佐的话“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钱穆先生还注释道“道之将废,虽圣贤不能回天而易命,然能守道,不与时俗同流,则其绪有传,其风有继”,世事混乱,道之将废,就算是圣贤之人也回天乏力,但是君子可贵之处在于对道的坚守和不与时欲同流合污,正因为如此,君子的坚守才能得以延续。
      自古文人墨客、仁人志士有太多人做诗赋词感叹这种精神,荀子说过“岁不寒无以之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李世民在《赋萧瑀》中说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几句话更加广为流传。
      很多时候也许只有在危难之时才能真正看清楚一个人,即使是对自己,当真正在危难面前、在利益面前,恐惧、彷徨、孤独、痛苦都有可能使一个人的底线崩塌。所以真正能不改其志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表”才能流传千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