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或”,有人的意思。“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
《书》,指的是《尚书》。
对于本章的解释通常是这样的,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关于“施”字另个一种解释是“延及、推广到”,最后几句的意思就是“(通过身体力行、教导学生)把这种孝悌的风气延及到政事上,这也是从事政治啊,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是从政呢?”这种解释与孔子回到鲁国后进行了教育事业是比较吻合的。
明朝张居正的注释简单明了,“盖所谓政者,只是正人之不正而已,施之于国,使一国的人,服从教化,固是为政,修之于家,使一家之人,遵守礼法,也是为政。”意思就是所谓从政,就是教化众人,使之不合乎礼教的思想行为向合乎礼教转变。将这种教化施于国家,使一国的人民都有所转变,固然是从政。即使在家中传承教化,使一家人都能遵纪守法、遵从礼教,也是为政。
孔子仕途不顺,到晚年回到鲁国,教育弟子,本章正是他从事教育的思想本质。被人评价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其开展教育的本质,依然是希望达到“为政”的目的,也就是复“周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