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码》

标签:
文化休闲杂谈 |
分类: 文化 |
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美国空军飞行员科特史蒂文斯上尉突然惊醒,发现自己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上,而他的身边坐着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克里斯蒂安正在与自己讲话。科特不知自己为什么会在这辆车上,而且他发现自己居然是以另一个人的身份存在,正当他迷惑不解的时候,列车上忽然发生爆炸…… 科特又一次惊醒,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密闭的太空仓里,有一位女军官古德温正在通过视频和自己对话,并要求自己报告列车上发生的事情。一头雾水的科特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时,他又一次被送上那辆列车。这次之后,科特终于明白自己在执行一件任务,负责调查芝加哥火车爆炸案找到恐怖份子并查出他的下一个目标。科特被一次又一次的送上那辆高速列车,每次只有八分钟的时间调查,调查过程中,科特发现自己已在两个月前去世,原来他正在参与是一项“脑波源代码”的秘密任务,这项任务通过已经死亡的科特尚未完全死亡的脑细胞影像来还原事件,调查事情的真相。最终,科特顺利完成了任务,但是他却决定再一次返回列车,拯救列车上那些无辜的生命……
决定论
影片故事的核心概念是平行宇宙,但要说到这个概念,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随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掷骰子普遍被认为是一种随机现象。因为它的结果无法预知,所以赌博的人都靠他来搏运气。但深入的考查后会发现其可能并不是一个随机事件。骰子落地得到的结果跟其起始条件和环境因素严格相关,若是能够准确控制投出的起始位置,角度,方向,空气流动,温度等所有因素,那么每次投出的结果便会一模一样。也就是说掷骰子这个看似随机的过程实际上很可能是一个确定的过程。
骰子如此,那么当然硬币也一样,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则是通过某种算法得到的伪随机数(通常与计时器相联系),如果以此深究下去,你会惊讶的发现所有你能想到的随机现象也许都是伪随机。每一个结果都有造成它的原因,而这个结果的原因,又是其自身原因的结果。花是注定要开的,因为那阵风带来了花蜜,风是注定要来的,因为远方的蝴蝶拍了拍翅膀(蝴蝶效应,即因果关系),蝴蝶是注定要拍翅膀的,因为另一只女蝴蝶正光着身子翩翩起舞。
更形象点的理解就是,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都有造成它的原因,为什么会是这个原因?因为必须造成这件事情,如果不是这个原因,造成的便不是这个结果了(即人存原理变种之一)。而原因也本身作为一个结果,受到“原因的原因”影响(即一个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下一个事件,而这个事件本身是由于另一个事件引起的),那么由此推论,所有的将要发生的事件在这个宇宙起始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
如此看来似乎一切都已注定,过去的原因决定了现在的结果,那么作为自认高等的人能够摆脱束缚,拥有自由吗?在决定论者看来,这虽已成定数,但起码你目前不知道。
自由意志
哲学上来说,人所能拥有的全部自由是选择的自由,也就是所谓的自由意志。人们会思前想后,考虑所有因素,作出决定,并执着的认为这是自己的决定。但仔细考虑一下,如果让人在一辆劳斯莱斯和一辆奥迪间选择,
100个人中99个会选前者,而剩下的那个想要用他的选择来证明自身的自由,但这样做的他不仅首先受到了证明自身自由这一想法决定进行了反向选择从而正好证明了决定论,还损失了一辆劳斯莱斯。就如同《盗梦空间》里所说的:当你试着不要去想大象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便是大象。
有人也许会想,如果面对两辆几乎一模一样的劳斯莱斯,唯一的不同是底盘上的一个字母,而选择者无法看到这个字母,那么选择者作出的选择不就不受其他因素支配的影响了事件的发展了吗?但若仔细考虑,选择者可能会因为偏爱方向右而顺手选择右边的一辆,而他的这种偏爱可能是小时候的某种创伤造成的信念固着。如此一来我们仍然可以说人并不存在自由意志,一切都已决定,只是我们无法了解。
面对一个如此悲观的结论,大多数人难以平静。我们真的对自己无能为力吗?我饿了所以我吃了个面包,我冷了,所以我穿了件衣服,我长大性冲动了,所以我找了配偶,我看了某本旅行日志或者某篇杂志上爱琴海的美丽风光,所以生出了环游世界的梦想。我们就这样被生活推着,随波逐流。我们是剧中的角色,编剧却另有其人,他只是轻轻推了推第一张骨牌,便创造了这大千世界。他是谁?有人说是上帝,有人说是安拉,但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