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场/励志销售心理学行为学实践 |
分类: 对话销售 |
去年时,菊黄蟹肥,恨离江湖游走;今时日,金菊洒地蟹渐瘦,踏初雪,又回头。
一年有余,应一句话“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次回来,是不是还走,真的不知道,知道的是一年前更多的是为了结果,现在可以不必功利的计较输赢,享受过程。
销售的过程,真的并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我并不是一个“销售”的狂热极端分子,当初被逼放弃技术,走上江湖,是领导觉得我行,后来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行,再后来就是曲折百回,不行也行,现在则是身不由己了。
我不知道销售的三部曲是不是真的行得通,但是在路上就要有在路上的德行,缘由今年家中变故太多,心态改变,学会了米大爷的东西“态度决定一切,享受销售”。
当初我们入行销售的时候,领导都是看潜质的,性格够OPEN,脑地反应够快,腿购勤,嘴皮子够利索,这就行了,没有系统的销售理论,基本上靠传帮带和自己感悟,剩下的就是在江湖上摔打了,说白了,就是一门基本销售行为学和实践科学。先从打电话开始,那叫一个心跳加速和嘴不知多云啊,到后来真章咱见得多了,也就慢慢的脸皮厚了、腿不软了、心不跳了、脑袋不空白了。其实现在想想,传帮带和实践这玩意也有很大的缺陷,很多情况都是变化的,老同志给的经验是他们多年的总结,但是很多时候比猫画虎总差那么点儿劲儿。
因此,我个人认为,今后销售的第一堂课应该是销售心理学,然后才是行为学,再然后是实践。就像工夫一样,不要急于学习花架子唬人,还是先练点什么内功心法的更好。
一年有余,应一句话“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次回来,是不是还走,真的不知道,知道的是一年前更多的是为了结果,现在可以不必功利的计较输赢,享受过程。
销售的过程,真的并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我并不是一个“销售”的狂热极端分子,当初被逼放弃技术,走上江湖,是领导觉得我行,后来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行,再后来就是曲折百回,不行也行,现在则是身不由己了。
我不知道销售的三部曲是不是真的行得通,但是在路上就要有在路上的德行,缘由今年家中变故太多,心态改变,学会了米大爷的东西“态度决定一切,享受销售”。
当初我们入行销售的时候,领导都是看潜质的,性格够OPEN,脑地反应够快,腿购勤,嘴皮子够利索,这就行了,没有系统的销售理论,基本上靠传帮带和自己感悟,剩下的就是在江湖上摔打了,说白了,就是一门基本销售行为学和实践科学。先从打电话开始,那叫一个心跳加速和嘴不知多云啊,到后来真章咱见得多了,也就慢慢的脸皮厚了、腿不软了、心不跳了、脑袋不空白了。其实现在想想,传帮带和实践这玩意也有很大的缺陷,很多情况都是变化的,老同志给的经验是他们多年的总结,但是很多时候比猫画虎总差那么点儿劲儿。
因此,我个人认为,今后销售的第一堂课应该是销售心理学,然后才是行为学,再然后是实践。就像工夫一样,不要急于学习花架子唬人,还是先练点什么内功心法的更好。
心理学的作用,不仅可以让你更用力于判断客户的反应,同时也有利于调节你自己的状态,做为一项很多需要预测性的工作,对于人心理的把握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假如说你请客户支持你,客户说:“行,我知道了”,按照中国语义如此丰富和模糊,基本上有很多种可能性:一是,我知道这件事了,帮不帮再说;二是,基本上就是搪塞;三是,我会帮你的,放心吧。你说如果你不懂一点心理学,结果客户是第二种意思,你还屁颠儿屁颠儿的高兴的走了,觉得事情搞定了,该喝酒喝酒,该泡妞儿泡妞儿,该吹牛吹牛,到最后,那基本上也是该歇菜歇菜了。同时心理学的作用可以帮助你在和客户交谈过程中观察他的变化,及时调整你的销售行为,我颇见过一些销售,去见客户之前,坐立不安,对镜念念有词,也分析了各种可能的情况,准备了也算完整的说辞,但是到了客户哪里,就是一篇长篇大论,用户一开始还是有兴趣的,也不时的插话询问,似乎都谈性很浓,但是到后来用户关心的了解完了,老兄还在叽里呱啦,用户开始由应付转到厌烦的时候,也预示着销售的一个失败,前面白费劲了。这样的例子应该说举不胜举,因此我个人认为心理学真的很重要。
第二,在销售的行为学中,我认为感悟还是很重要的,我们有一些兄弟,潜心于各种技巧和套路的研究,整出来的花样也是一套一套的,一味的追求于技巧,没有分析找出问题的实质和针对性,最终样子很花俏,效果确一般。其实销售和技术上有些东西是一致的,就是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力争找出真知灼见,然后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这就是需要感悟的。就像以前一些哥们儿和我说,兄弟我已经尽力了,各种手段都用了,但是还是不行。问题是真的不行吗?确实也有不行的时候,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感悟到我们在做的是什么,我们只是把我们所掌握的技能都用了一圈而已,而不是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就像呵呵兄提到过的“复盘”一样,复盘不是叫你检查你的技能是不是不好,是不是现在的套路过时了,需要换一个套路,而是要叫你感悟一下,我们过程中为什么出了问题,是要解决方法论的。而这些最是需要感悟的,不是说通过教诲能够解决的,因为教诲是形而上的,很多人都反感的(包括看了我写的这些更反感),真正自己去感悟才能够深入心灵,这同佛家中强调的一样“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第三,改变用户对我们的看法和态度,是销售常挂在嘴边的和最终的目的,但是我想要说的是,用户就是一座山,他是轻易不会动的,尤其是用户的心理,所以有句话说“撼山容易,撼人心难”,因此个人认为,在销售过程中,对一个销售来说,改变自己比改变用户重要得多,当我们改变了我们包括我们的行为和策略后,用户的改变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说一个也许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我这几天在宾馆吃早餐,因为是广式早点,东西搭配和精致程度还可以,但是就是等的时间长,每次都有点气恼的催他们,但是一小碗酱油最终改变了我的态度,本人吃煮蛋的时候爱沾个酱油,前几天都是送餐过来后叫服务员另外拿,后来服务员有点认识我了,一旦早餐有鸡蛋就在送餐的同时就将酱油一并送过来,就是这样一个改变,早餐依然得等较长时间,但是我再也没有催过他们,还会每次在等服务员放好早餐后会说声“谢谢”。看看这个案例服务员没有付出太多,只是改变了一个服务的流程,反正酱油我早晚得要,她早晚的得送,但是效果确实“相当的”不一般。
重返江湖的一点体会。不想说教。另外“呵呵”兄,前面写的两篇是不是好放上去了,也许不雅,但是我认为,很多时候咱也不要太中规中矩,人生很多时候做的事情并不见得都需有意义,偶尔做点恶作剧无不可,不就是一乐儿吗?
(注:胡子兄,我的错,一段时间没有去Check邮箱,漏过你的很有意思的一些文章。其实这是一个平台,不会刻意去追求某个风格,百花齐放则是最好。再次抱歉,今后我会每天去Check一下邮箱,以免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