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场/励志 |
分类: 闲聊人生 |
回滩上见了些老朋友,俺的最爱,找个咖啡馆和人聊天。
下午和B先生聊得很好,一年多未见,还是有浓浓的默契之感。B先生指着两鬓逐渐生出的白发,笑说老了,我想拿Sean
Connery来说越老越有味道,但终是没有出口。席间谈到转眼过去的几年的感受,我说了一句“假如再回来,可能很多事情的处理方法会改变”,B先生止住我,说:不要说假如,因为没有假如,你也不可能再回来。
心头一震,是的,人生没有假如。
送走B先生,晚间和同学P吃饭,不免是30出头的男人们的话题:职业、收入、发展、家庭。P同学感叹说这4年来没有突破(其实他升得比较早,现状也不错),说那时假如怎样,那么今天便怎样;今后假如怎么样,那么希望怎么样。席间至少有超过6次的臆想场景。说实话,我听得有点烦,终于,在他第N次说到“假如”这个词时,我忍不住了:老兄,告诉我,你究竟想怎样?P同学看了看我,低下头,声音小了。当然,他理解了我的意思。
深夜回到酒店,又回想起这么几句话:
25岁,未来不可限量
35岁,未来可限量
45岁,未来已限量
55岁,未来?已经过去
25岁,说“假如”正是时候,不过到了30多,还整天把“假如”挂在嘴边,意淫一番,是不是就有点那个了。俺回想起来,的确,一年一年过去,这种“假如”的意淫行为在逐渐减少,到现在已经很少了。是俺更成熟了?也许吧,至少俺自认为“未来基本可限量”哈。缺少了斗志?也许吧,相对“有梦就有明天”,俺更认可“有行动才有明天”。
已经发生的事情,是没有办法通过“假如”去改变的。这一点,我们都必须认可。
统计一下,你说“假如”的频度有多高?
另外,顺带访问一下这个网站:http://www.xlzx.com/xlcs/zy32.htm,来测试一下你的心理年龄。公布俺的第一遍测试结果: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大一岁。
前一篇:关于工作和生活-上(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