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 |
分类: 高尔夫@玄 |
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广播媒体似乎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从传播的广度上来讲,覆盖了尽可能多的白领,他们爱生活、追求品质、积极向上、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具备消费能力,而他们无疑也是高尔夫运动所要普及的人群。从理论上来讲,推广普及高尔夫,通过电台的途径,应该可以将信息传达到目标人群,进而产生需求,形成购买,实现广告的功能。但事实呢?并非简单的1+1=2,好的效果需要很多条件才能达成。
首先是在哪里传达?电台很多,定位各不同,选择传达信息的平台至关重要,只有先选对了路,才有可能到达既定目标,否则南辕北辙,一切都是笑谈。当然,很可能针对公司全年的推广计划,中央台适合、北京台适合,连国际台都适合,那怎么办?很多选择意味着没有选择,都适合意味着都不适合。如果是我,这是该审视公司和产品定位的时候了,它们肯定是概念模糊的。
其次是什么时候传达?电台的时段选择非常有学问,早晚上下班时段是最黄金的,但是否有电台会空出这个时段做一档每天20-30分钟的高尔夫的节目呢?难道要在《飞鱼秀》和《一路畅通》中硬塞进一段诸如“今天你高了吗”的互动短信?
再次是传达什么?这涉及到内容方面,是能否吸引听众的关键。高尔夫也需要新鲜,需要轻松,需要娱乐,但是一个末流的“星星”在高尔夫的节目里大谈她刚演过的一部跟高尔夫八竿子打不着的新戏时,我不认为对高尔夫的爱好者有任何意义。
还有如何传达?这涉及到形式方面,是节目整体风格的体现。访谈式?闲聊式?播报式?话题式?我认为既然要轻松,还是在闲聊的氛围里传达高尔夫的知识吧,不排除笑话、短信互动等调味剂。节目的形式还是相对固定好一些,可在其间寻求变化、创新,风格就是节目的标签,类似于识别系统,高尔夫如此不同,更需要匹配的表现形式。
最后是由谁传达?主持人和节目制作团队是节目质量的保证,主持人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风格与商业价值。主持人不懂、不打高尔夫可以主持好节目吗?这可难说。但主持人懂、打高尔夫肯定具备做好节目的前提条件,起码有料呀!言之无物是多么可怕的事情,都辜负了大好时光和高尔夫的灵性。有没有主持人红了而节目不红的情况?这也难说,但是,主持人红了,节目红还远吗?
我只能说,高尔夫的广播节目任重道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