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众不等于平民

(2005-12-21 13:52:59)
分类: 高尔夫@玄

5年前误打误撞进入了高尔夫这个行业作编辑,记得当时跟老板说:感觉高尔夫离我太远。老板纠正我说,不远,一点都不远。的确,后来的时间里,我似乎过上了“贵族”的生活,接触成功人士,在国内甚至亚洲的名球场挥杆,名车豪宅也见识了不少,出入五星级宾馆、高档场所,到哪儿都是好吃好喝好玩外加不少的尊重,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直到有一天,我采访完一个开着宝马745的精英,坐上745路公车的那一刻,我才猛然惊醒:我过的其实是一种“伪贵族”的生活,其实一切都不真正属于我。所以,在5年之后的今天,我依然会说:高尔夫离我太远。

那天跟一个做IT公司的董事长聊天,他说今年最大的愿望是打出一杆进洞,因为打了10几年球他从来没有那么幸运过,而他的星相说今年有此福相。问我今年有什么愿望,我说买辆车。他说,你的愿望很实际呀!我说:你的愿望已经脱离了经济基础,达到了精神层面,而我的还停留在基本的物质层面,这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最好解释,所以结论是,我们的生活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不可能每天泡在球场,因为我还要为我的车子攒轱辘、发动机的钱,不能就这样为一杆进洞投资。所以,自以为小白领的我,还是打不起已经降低门槛的高尔夫球。

所谓的打不起,并不是说一场、两场球,而是指要把高尔夫变成一种生活还是困难的。现在很多球场打出200元钱打场球的广告,听上去是不贵,但是附加值很高,不妨算个帐:我等无车族首先要解决代步工具问题,一是打车,二是借车,三是蹭车。蹭车不可取,因为你的时间很难跟有车的人合拍,再说也不是长久之计;借车不但要搭人情,还要付油钱,油钱也涨了呀;打车一样要面对球场离市区远、路途长、高速路费等等问题。所以粗略算下来,仅车费这项,最少要100元。到了球场呢?200元钱只包含果岭费,球童费、设施费、小费这些不能免的费用加起来要200300元,如果要是再买瓶水、买条球、吃顿饭,那就更难说了。所以,综上所述,打一场球的花费至少在600800元之间,一周打一场,一个月下来就要3000元左右,那别说天天打,一周打2次、打3次呢?月薪1万元的白领们我想也承受不起,而一周打一场高尔夫,是很难被冠以所谓的高尔夫生活的。白领们尚且如此,那更多的人呢?高尔夫离他们有多远?

“建更多的公众球场,让高尔夫平民化”似乎已经成为了一句口号和美好的愿望。什么是公众?什么是平民?公众,我想更多的是人数上的概念,让更多的人参与高尔夫这项运动,但这里面的人又是什么人?平民吗?非也。平民,我想指的就是广大老百姓吧,更多的是对社会占大多数人群的统称吧!既然白领们都不是高尔夫的消费人群,在为生活奔波的老百姓们又怎么可能会为了打一场高尔夫而花掉一个星期挣来的薪水?所谓的公众,只是由于球场越建越多,市场发生了改变,价格在原来的超高基础上降了一个台阶,让年薪30万的人们也打得起球了,人数的确增多了,更多的人加入到了高尔夫的行列。但他们是平民吗?他们也是精英呀!对平民来讲,价格的变化就像从一个天文数字变成了一个乍舌的数字,是没有区别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在现阶段,高尔夫终究是少数人能玩的游戏,跟平民没有任何关系,怎么可能平民化?

10年,20年,30年,也许高尔夫球场一直是精英阶层的娱乐场,也许高尔夫一直是精英阶层的主旋律,如果真到了花5元钱就能打场球的那天,是否能说高尔夫就平民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